历史故事野史故事

清代以来的中俄关系:蜜月与雾月

2017-10-20  点击:次  故事屋

 俄方历来主张,中俄发生直接的边界接触以前,两国之间的广阔地带为无主土地。在急于东扩的俄国人眼中,长城是中华帝国北部传统的社会文化分界线,而位于阿穆尔河以南500公里处的柳条边(清政府为维护祖宗“龙兴重地”而修筑,防止汉人越界北迁),是满洲帝国的北部边界。

17世纪末的涅尔琴斯克(尼布楚)17世纪末的涅尔琴斯克(尼布楚)

作者:叶柏川

过去数百年来,中俄(苏)两个大国之间的接触交往史,充满恩怨情仇,亲密时不妨“同志加兄弟”,疏离时又为对手乃至敌人,个中是非,谁能轻易说得清楚?

追根溯源“尼布楚”

两国之间最近一次诉诸武力的激烈争执,已是快半个世纪前的事了。1969年3月,为了争夺乌苏里江航道上面积0.74平方公里的珍宝岛的控制权,双方边防军队爆发战斗,并各自宣称对方率先挑衅,而己方最终得胜。

随后,关系早就破裂将近十年的中苏之间,再次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国际论战,除了意识形态之争外,焦点更多落在两国边界划定的“历史遗留问题”上。追根溯源,则还要回到珍宝岛之战发生的280年前,中俄双方签订的《尼布楚条约》上——那是中俄两国军队首次正面交锋(1685~1686年,通称“雅克萨之战”)的结果。

中方传统上认为,1689年(清康熙二十八年)签订的中俄《尼布楚议界条约》(俄方称《涅尔琴斯克条约》),是一个平等的条约,而且是历史上中国签订的第一个对外条约。但俄国方面不这么看,无论是其官方还是学术界,都质疑《尼布楚条约》的“平等性”,坚信当时俄方代表是在清朝优势兵力的胁迫之下,不得不签约放弃由他们开发的阿尔巴津(即中方所称“雅克萨”,位于黑龙江与额木尔河交界口东岸辖区的大片土地。

俄方历来主张,中俄发生直接的边界接触以前,两国之间的广阔地带为无主土地。波雅尔科夫、哈巴罗夫(均为17世纪中叶前后进入黑龙江流域的俄国殖民军首领)等“新土地开拓者”,只是将阿穆尔河(即黑龙江)地区和平并入俄国。现在俄罗斯远东城市哈巴罗夫斯克,便是为纪念哈巴罗夫而命名。

 上一页1234下一页

相关文章阅读

栏目导航
儿童故事 历史故事 传说故事 心灵鸡汤 奇闻异事 成语故事 名人故事 鬼故事 神话故事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