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滥杀篡位者造反有理?
忧患催生的作为
笔者不是封建法统的卫道士,更无意在此谴责历史上的篡位行为。自古以来,人们习惯于以成败论英雄。如果有人再谴责李世民、武则天和朱棣的篡位行为,本来就显得很不合时宜。笔者由此感悟:一切貌似公平合理的制度性安排,很可能从根本上来讲就是错的,一旦长期实行就会变得僵化,必然走向其反面。历史固然不能假设,但如果李世民不篡位,太子李建成合法继位,武则天不篡位,而由她的某个儿子掌握最高权力,朱棣也不篡位,而由建文帝继续掌权,我们根本不敢想象其结果会更好(别的不说,就说一点:现在的人们能够接受一个没有紫禁城的北京吗)。
历代统治者最痛恨最惧怕的就是被篡位,他们称之为“谋逆”,认定这是人间第一大罪,并把篡位者彻底妖魔化。“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当后人读到白居易的这两句诗时,可以窥见人们早已把王莽当成了篡位者的代名词。王莽的新朝只维持了14年(公元9-23年),就被绿林赤眉农民大起义推翻了,王莽本人也在乱局中被杀,死时68岁。这似乎应证了“恶有恶报”的说法。不仅班固在《汉书》中竭力贬损王莽是无能、狡猾、伪善和妄自尊大的蠢人,一些野史小说也把王莽描绘成荒淫堕落之徒。从此,不幸的王莽只好背上了“伪善”、“奸贼”等千古骂名(这大概是后来的曹操至死也不敢称帝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