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甲午黄海海战北洋海军牺牲了几位“洋烈士”
1894年9月17日,共有8名洋员参加了黄海海战,其中2死4伤,英国人佘锡尔就战死在致远舰上。
本文摘自:《羊城晚报》2015年11月14日第B4版,作者:赖晨,原题:《致远舰上的“洋烈士”》
据报道,国家考古人员去年在丹东黄海海域发现的一艘疑似中日甲午海战沉没战舰,近日被确认为清朝北洋舰队的“致远”舰。甲午海战中,在弹药将尽且遭受重创之际,舰长邓世昌下令致远舰冲向日本舰队主力舰与敌同归于尽的英勇故事广为流传,但致远舰上为国殉难的官兵246人中,还有一位“洋烈士”,却鲜为人知。
1894年9月17日,共有8名洋员参加了黄海海战,其中2死4伤,英国人佘锡尔就战死在致远舰上。
1
来华缘由
普菲士(1865-1894),英国人,中文名佘锡尔(也译为余锡尔、宜格尔、珀维斯、巴维斯、波芾什、纪奢)。
1880年,李鸿章在向德国人订购定远、镇远、济远舰时,合同规定雇佣德国人驾来中国,那三艘军舰在1884年下水,1885年10月才运抵中国,耗时一年多,不但运抵时间严重延误,而且让中国花费了高昂的运费。所以,之后李鸿章吸取这个教训,在1887年2月,他决定由中国派人运回从英国、德国订购的军舰。4月底,邓世昌等400多名官兵,乘轮船招商局的商船,从天津出发,赴欧洲接致远、靖远、经远、来远4艘军舰,并顺便在回航时训练水师。可是由于出海接收的海员不足,加上在订购军舰时受到合同的限制,英国造的致远、靖远两舰船员,由北洋舰队英籍总教习琅威理负责聘请。
琅威理长年在英国海军服役,有一定的人脉和经验,他聘请了16位有一定资历的英籍水手,其中包括年轻的佘锡尔。佘锡尔的父亲是英国皇家海军的舰队工程师,同为英国皇家海军的琅威理认识其父亚历山大,虎父无犬子,于是在亚历山大的推荐下,琅威理聘用了佘锡尔出任致远舰的二管轮,月薪约为250两白银(约今10万元),包括奖金福利等,佘锡尔年薪约为现在的140万元,他在英国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获得这么高的收入。当时清政府为招募人才,给出高薪,对一些生计窘迫,或者在英国海军内久无升迁的外国人,具有极大的诱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