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野史故事

学者:甲午致远舰撞向敌舰可能非“吉野”是“松本”

2017-09-16  点击:次  故事屋

“致远舰撞向的敌舰,有可能不是‘吉野’,而是日舰旗舰‘松本’。”陈悦说,经过沙盘推演当时黄海海战的战局,他发现当时“吉野”属于游击队,而“松本”则位于“致远”的前方。

本文摘自:《广州日报》2015年10月14日第AII4版,作者:张丹,原题:《解密粤人邓世昌》

(编者按:查甲午海战中日军旗舰为“三景舰”中的“松岛”号,而非文中所写“松本”,甲午海战中日本舰队也没有“松本”号,此处当是将“松岛”误记为“松本”,作为转载方,凤凰历史特此说明。)

1894年9月17日,在大东沟发生的甲午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奋勇作战,后在日舰围攻下,致远舰多处受伤,燃起大火,船身倾斜。在这危急时刻,邓世昌鼓励全舰官兵“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少有人知道,为世人敬仰的英雄邓世昌,出生在当时广东番禺的邓氏族内,是广东人。

广州海珠区宝岗大道的邓氏宗祠内,坐落着邓世昌纪念馆。如果不是偶尔有大巴前往参观,这个位于小巷之内的纪念馆,几乎与其他大姓宗祠无异。

补录学生

1849年,邓世昌生于番禺县龙导尾乡(即现海珠区龙凤街)一个茶叶商人的家庭。由于父亲需要到上海经营茶庄,10岁左右的邓世昌就随父亲来到了上海,并一直生活至他考入福州船政学堂之前。

“当时福州船政学堂大部分都是福建人,广东这一批学生,是属于学堂扩招的补录学生。”邓世昌纪念馆馆长郭勇介绍说,为了能够参军报国,18岁的邓世昌专门回到了广东,参加福州船政学堂的扩招考试。他告诉记者,福州船政学堂进行扩招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学堂内全部是西式教学,来自外国的军官都是用英语或法语进行教学,而福州本地招收的学生,则很少具备这样的外语能力。

招收开放通商较早的广东学生,让外语较好的广东学生带动福建学生,成为船政学堂解决语言问题的办法。“由于邓家世代经商,邓世昌小时候一直在教会学校上学,接受西式教育,在这方面具有很大优势。”郭勇说。

 上一页123下一页

相关文章阅读

栏目导航
儿童故事 历史故事 传说故事 心灵鸡汤 奇闻异事 成语故事 名人故事 鬼故事 神话故事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