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野史故事

赵元任趣事:当罗素翻译却忙约会让其“晾”在课堂上

2017-05-12  点击:次  故事屋

留学时的赵元任极具个性,在街上遇见朋友,会目中无人般擦肩而过,所以在二年级时就得了一个心不在焉的“Prof(教授)”的绰号。和许多读书种子一样,他不修边幅,衣服很少烫,皮鞋也很少擦。一次在哈佛的牛津街道上走着,后头有个小孩跟着他叫:“嘿,那个家伙的头发应该剪剪了!”当时的美国东海岸地区有一批奇人,比如陈寅恪,比如赵元任。胡适那时就已是一位不简单的人物,但对赵极为欣赏,撰文道:“每与人平(评)论留美人物,辄常推常州赵君元任为第一。此君与余同为赔款学生只第二次遣送来美者,毕业于康南尔耳,今居哈佛,止治哲学,物理,算学,皆精。以其余力旁及语学,音乐,皆有所成就。其人深思好学,心细密而行笃实,和蔼可亲,以学以行,两无其儔,他日所成,未可限量也。”

赵元任初到美国时只想待四年,没想到一口气待了十年。1920年,他决意回国,目的之一是要回老家退婚。尽管北大一再邀请他前去任教,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母校清华。清华原拟安排赵元任教数学,可到校后又让他加授英文,随后又让他改教中国史和哲学,最后决定教授心理学和物理。而此时,他常到胡适家长谈的却是音韵学和国语罗马化问题,就跟他们在康奈尔读书时一样。

适逢美国教育家杜威和英国哲学家罗素来华巡回演讲,清华派给赵元任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当罗素及其女友窦拉·勃拉克的翻译,间或也为约翰·杜威翻译。1920年10月到1921年7月,罗素辗转上海、杭州、南京、长沙和北京各地讲学,赵元任便被“借”去做翻译近一年。罗素的演讲比杜威的难得多,内容涉及高等数学、逻辑学、哲学和教育,相当广泛,多少精通英语的海归大才子都不能胜任,赵元任却游刃有余。连罗素也说,赵元任善于用英语来说双关语。

赵元任多才多艺,以至于自己也分不清什么是主业,什么是副业。但对语言学,他实在精通又热衷,丁文江、胡适、蒋梦麟等都劝他把这业余的嗜好改成正行;罗素的讲学之旅,也让他的语言天才得到了公认。可以说,这次回国,不仅让赵找到了终身伴侣,更让他在许多兴趣中找到了他终身的志业,找到了让他成就名山事业的安身立命之处。

上一页1234下一页

相关文章阅读

栏目导航
儿童故事 历史故事 传说故事 心灵鸡汤 奇闻异事 成语故事 名人故事 鬼故事 神话故事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