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野史故事

金瓶梅从徽州传抄出去 作者可能是安徽徽州人

2017-10-11  点击:次  故事屋

老二袁宏道,16岁时考取诸生,21岁乡试中举。万历二十年(1592)举进士,时年25岁,是公认的“年轻进士”,但由于考中的是“三甲第92名”,名次较靠后,所以按照当时的规制,他无缘留京为官,而是被派往地方,去吴江任知县。这位年轻的进士,对当官却没多大兴趣。他在任吴江县令一年后,即告病辞职。

兄弟三人中,最小的是袁中道,他也是三人中最聪明的一个。10岁时,便作《黄山雪》二赋,深受时人夸奖,但他的科考之途却一直不顺利,以致到47岁时才考中进士,被朝廷委任为徽州府教授,后任国子博士、南礼部郎中。徽州府教授,是掌管徽州府教育和课试诸事的官员。

老二袁宏道在吴江县当“县长”,吴江现在属江苏苏州,离徽州很近;小弟袁中道又是徽州的地方官,可见,袁氏三兄弟与徽州的关系是很密切的。

董其昌拥藏《金瓶梅》,还可从袁中道的《游居柿录》中得到印证。袁中道在《游居柿录》中称:“往晤董太史思白,共说诸小说之佳音。思白曰:‘近有一小说,名《金瓶梅》,极佳。’予私识之。后从中郎真州见此书之间地,大约模写儿女情态俱备……”

董其昌主动向这位“才子”推介《金瓶梅》,显然他至少是见过的。结合他曾将《金瓶梅》前段借给袁宏道看的事实,应该说,董其昌是有手抄全本的。但两人谈到此事时,董其昌并没有让袁中道见到此书,可见当时该书并不在其手头,说不定又是借给谁去看或去抄了。袁中道当时只是暗暗地记住了此书的名字,而看到此书的内容,是后来到“中郎”处的事。中郎,是其二哥袁宏道的字。而且,在袁宏道家,也只是看到此书的一半。可见,袁中道与董其昌作此交流时,他的哥哥尚未抄到另一半(后段);抑或袁宏道一直就没有抄到“后段”。文坛盟主王世贞与《金瓶梅》王世贞(1526~1590),是江苏太仓(今江苏太仓市)人,号凤洲、州山人,明代著名文学家。苟洞称,说王世贞藏有《金瓶梅》抄本全本,首要的证据,可以从当时人谢肇淛的《金瓶梅跋》中寻得。谢肇淛比王世贞小一岁,他生于1527年,大约死于1624年。福建长乐人,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做过广西右布政使——这是专管一省财赋和民政的官吏。他在《金瓶梅跋》中称:“《金瓶梅》一书,不著作者名代。相传永陵中有金吾戚里,凭性奢汰,淫从无度,而其门客病此,悉摭日逐行事,汇以成编。而托之西门庆也。书凡数百万言,为卷二十,始末不过数年事耳……此书尚无镂板,钞写流传,参差散失。唯州家苦藏者最为完好。余于中郎得其十三,于丘诸诚得其十五,稍为厘正,而厥所未备,以俟他日。有嗤余诲淫者,余不敢知。然溱洧之音,圣人不删,则亦中郎帐中必不可无之物也。”

上一页1234下一页

相关文章阅读

栏目导航
儿童故事 历史故事 传说故事 心灵鸡汤 奇闻异事 成语故事 名人故事 鬼故事 神话故事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