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台说史·诬蔑凉山彝族因懒而穷对得起周总理吗?
而现在,这种可以把凉山的贫困归因于彝族特性“懒”、“不思进取”,正是把社会发展的高低问题简单归结为民族性,是区分民族优劣的做法,是种族主义的思维方式。
我们把视野拓宽,仔细考察的话,全国还存在着许多同凉山州相类似的严重贫困问题。比如宁夏同心县也是国家级贫困县,情况同凉山类似,孩子们因为贫困而辍学,当地人也有表现出好吃懒做,等着吃国家救济的情况。莫非一些人也要把这种相似的情况在归因到另一个兄弟民族天生“懒”,“不思进取”?
事实上,在国家级贫困县中,除了少数民族地区之外,汉族地区贫困县也有相当的比例。根据《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所确定的592个国家级贫困县中,汉族贫困人口集中在其中的334个县中,县均8.3万人口,他们的状况并没有比少数民族好到哪里。这些“老少边山穷”地区大量的汉族贫困人口他们吃救济的做法同凉山州的彝族并没有差别。难道汉族也要被扣上“懒”,“不思进取”的帽子?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从唯物主义的角度寻找贫困的原因,而是归因于唯心的“心态”、“民族落后的传统和文化”,这么多年马哲学到哪里去了?难道有天生的心态、天生的民族传统不成?
多年来,民族学和社会学的研究人员在大凉山地区做出了艰苦的田野调查,从历史和社会的角度揭示了凉山地区贫困和落后传统的成因。
他们指出,当地彝族“人口主要集中在高山偏远乡镇,处于典型的边远高寒彝族聚居区”,从清代光绪宣统时期到建国后5、60年代,绝大部分彝族地区已进入“半耕半牧的状态”,并且农业比重越来越大,最终农耕成为凉山地区生产的主导性生产方式。但是“由于受到自然条件限制,此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落后,没有条件将当地的农产品变为商品,只能自产自销,生活艰苦,都是靠在山上种些土豆为生,所有的生活都是在山上转,有就吃,没有就饿肚子。”
这种前现代的生产条件下,彝族百姓日常劳动所得也只能满足于半饥半饱的状态。彝族生活在封闭、交通不便的山区,封闭与落后造成了彝族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市场竞争的能力弱小,市场竞争的意识淡薄的现状,加之彝族受教育程度低,文化上被主流社会边缘化的状况,造成了当地持续贫困和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的现状,也因此对彝族人民来说等着吃救济是最经济的生存方式。这种风俗文化,自然是前现代的,落后的。但明明是落后的生产力产生了落后的风俗文化,在某些人嘴里偏偏倒因为果,将落后文化习俗说成了贫穷的“原因”,岂不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