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忆主动下乡之因:不蒸馒头争口气给工宣队瞧瞧
二是要做个样子给工宣队和“对立面”们瞧瞧:毛主席指示发表以后,新来的工宣队指导员有事儿没事儿总冲我念叨着干部子女不能躺在父母的功劳簿上享受,要走与工农结合的道路等等;有的对立面同学还放出风说,如果王XX能去插队,他的姓倒过来写云云……不蒸馒头争口气,我非要做个样子给他瞧瞧!
知青 资料图
本文摘自:枫网,作者:步兵,原题为:《知青主动下乡插队:不蒸馒头争口气》
这是在一九六八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了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的指示后,北京输送到陕西插队的第一批知识青年。
我校第一批去陕西插队的二十名学生除了六七届初中毕业生外,还有几个六八届初中毕业生,我就是其中的一员。按照当时的政策,六六、六七届毕业生的去向铁定是陕西,六八届毕业生的去向则尚未确定。从理论上讲,作为六八届的我完全可以等待分配。但我还是义无反顾地跳上了这趟西去的列车。
要说起这样做的原因来,一共有两条。
一是讲哥们儿义气:我的几个非常要好的哥们儿(六七、六八届的都有),因为父(母)受审查的缘故,从“革命军人”或“革命干部”的子女变成了“可以教育好的子女”。按照当时的政策,学校对于“可以教育好的子女”的插队请求应当优先批准且不受毕业年份的限制。所以,没有其他出路的他们只有去陕西插队。人不能不讲义气。我虽没有“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勇气,但与朋友共患难的豪气还是有的嘛!
二是要做个样子给工宣队和“对立面”们瞧瞧:毛主席指示发表以后,新来的工宣队指导员有事儿没事儿总冲我念叨着干部子女不能躺在父母的功劳簿上享受,要走与工农结合的道路等等;有的对立面同学还放出风说,如果王XX能去插队,他的姓倒过来写云云……不蒸馒头争口气,我非要做个样子给他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