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立德:帝国概念转向及其对中国历史研究的意义
这一转向在90年代发生,原因可能与苏联、南斯拉夫的崩溃有关,它们瓦解后的权力真空让人思考帝国控制的历史意义。2001年美国发生911事件后,全球也发现作为对美帝国主义的反动,恐怖主义仍活跃于当代世界,这证明帝国并非因二战后的民族国家独立运动而消亡,两者仍并存于21世纪。
转向后的帝国产生一些新的定义,比如Ronald Suny认为,帝国的本质是它的公民生活在不平等的规则之下,而非以往认为的西方现代价值;Edward Said指出帝国的文化是复杂而多元的,它们交互影响,并非单一方向的引领进步;Cooper和Burnbank吓了这样的定义:帝国包含各种不同的法律体系、历史传统、政治权威、军事阶层、边疆范围和管理机构。这些新的定义都将影响到我们观察大航海运动以来帝国主义扩张的历史,同样也可以帮助我们改变对清代历史的理解。
欧立德与中国学生互动(摄影:沈雪晨)
当我们谈论“大清帝国”的时候,我们为什么把它当做一个帝国?
回到一开始的问题,即便传统中国并非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帝国,西方研究中的“帝国转向”仍然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新的解释框架,它对于我们理解清朝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在实现帝国内部不同地理环境、人群种族、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的融合过程中,到底采取了哪些策略,有什么优点,最后成就了这样一个满族王朝267年的成功统治。这种研究具有极强的现实色彩,可以把过去和现在并在一起交谈,达到以史为鉴的作用。前段时间热播的《复兴之路》就是一种对盛清的记忆,以片中的标准,要复兴的辉煌不就是康乾盛世;经济学人也在两年前以习近平身穿皇袍的照片作为封面,来呈现当代中国的崛起与曾经的帝国记忆之间的关联。当然作为历史学家,我们也希望当代世界几个大国之间的外交,不要变成像二十世纪初帝国之间那样的形式。
清史研究中的“帝国转向”或许也可以帮助我们把中国和其他帝国的体制进行比较,比较历史(Comparative History)的研究方法是很宝贵的,就算考察做中国历史内部,仍然也是在做各朝代之间的比较,因此把中国放在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并没有什么不妥。另一方面,我们不要把中国历史当做独一无二的(Unique),你预设它是特殊到无可比较的话,我们会陷入无法与其他文明交谈的陷阱,中国历史本身的意义也无法彰显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