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立德:帝国概念转向及其对中国历史研究的意义
12月15日,欧立德教授在清华大学做题为“帝国的转向及其对中国历史研究的意义”的演讲(The Imperial Turn and Its Meaning for Chinese History)。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仲伟民主持了本次活动,侯旭东、倪玉平等教授也来到了现场。
欧立德,哈佛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哈佛大学副教务长,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主任。美国“新清史”研究领军人物之一,著有《满洲之路:八旗制度与清代的民族认同》一书。(摄影:沈雪晨)
以《The Manchu Way:The Eight Banners and Ethnic Ident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Stanford,2001)一举成名的欧立德,现任哈佛大学历史系与东亚系教授、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此次来到清华,他颇有感慨地提到费正清在1930年代初次来到中国时,也是在这座美丽的校园里第一次学习中文、深化他的中国研究的。好在今天的他已经可以用中文做演讲,而不用像前辈那样再制作一堆中文单词的卡片了。作为一个以满学、八旗研究起家的学者,欧立德所强调的清史研究中的内亚视角(Inner Asian View)、多民族文献特别是满文档案的使用,重视与其他帝国的比较研究,已成为“新清史”思潮的代表性特征。通过反思前辈们的西方中心论和“冲击——回应”模式,这一代的学者试图回到以中国为本位的思考中去,由此发掘清朝作为一个征服王朝(Conquest Dynasty),是如何完成前近代的多民族统一国家构建的。
欧立德《满洲之路:八旗制度与清代的民族认同》(资料图)
传统中国是一个帝国吗?
本次演讲的主题,源于欧立德在两年前发表于《读书》上的文章《传统中国是一个帝国吗?》,这也是他至今仍在思考的问题:既然十九世纪之前中国语言里面没有“帝国”这个词,我们有什么理由用Empire的概念去形容传统中国的政体呢?在中国本土的语汇里,原本只有“天下”、“皇帝”这样的字眼,我们把Empire用在对中国史的表述里,就类似于用“天下”的概念去概括古罗马世界,是值得讨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