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野史故事

八路军地雷战:反汽车雷挫败日军

2017-04-26  点击:次  故事屋

此后,无论进攻还是防御,敌后战场开始大规模使用地雷。1942年5月30日,进行“扫荡”的日军向辽县进发,前面是排成纵队的步兵,后面是驮着大量物资的牲口队。八路军第769团发现敌情后,立即决定在苏亭河附近实施阻击,他们在道路中埋下大量地雷,道路两旁的山上则设好伏击阵地。敌人进入伏击区,踩响了地雷,八路军立刻开火,一个多小时便结束战斗,此役毙伤日军140多名,缴获战马40余匹以及大量军需品。而在1942年5月的冀中赵户村战斗中,八路军两个连依托村内由地雷、地道构成的战斗堡垒,在23天内打退敌人四次大的进攻,歼敌300余人。

因地制宜搞“发明”

为满足各根据地对地雷的需求,中共中央军委做出“炸弹生产要力求充足”和“普遍设立炸弹制造厂”的指示。时任八路军军工部长刘鼎向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提出各根据地分散发展军工生产的建议,按照他的设想,军工部各厂集中生产技术要求较高的炮弹、火炸药、掷弹筒等武器弹药,供应主力部队,而各军分区自行设立炸弹厂,由军工部派出技术骨干和干部进行业务指导。

限于客观条件,地方生产的炸药和地雷存在技术问题,我军最早的工兵专家、“地雷战之父”王耀南回忆:“在训练部队使用地雷时,我鼓励大家自己动手造地雷,(当时常用的)黑火药易燃易爆,见火就炸,但没有发火装置也白搭,如果用制式发火装置,就得向上级伸手,僧多粥少,等是等不来的。”于是,敌后军民开动脑筋,一方面,广大群众自己配制黑色火药(以木炭、硫磺和硝石为原料),众多鞭炮作坊做引信,另一方面,大家寻找各种材料制作雷壳,并根据不同战术需要,“发明”各种“特殊地雷”。

在平原地区,日军汽车队穿梭于公路网,每天都来骚扰抗日根据地。八路军军工部专门造出反汽车地雷,利用精密压发引信的灵敏度,保证敌人步兵或骑兵踩到地雷时不会引爆,直到汽车开过才会爆炸。日军的应对之策是提高车速,以便在地雷爆炸前冲过雷场,不过这种伎俩在中国军民面前很快就破产了。1943年秋,晋察冀民兵爆炸英雄姬纪海综合运用障碍器材和地雷,令日军汽车队遭受重创。当时,姬纪海先派出几组侦察员了解日军行动规律,然后将四颗反汽车地雷布设在雁翅河南岸日军必经之路上,又在地雷前方布设12枚两寸长的铁钉,地雷的压发踏板布设在铁钉阵的侧面。一天上午,日军汽车队如期而至,五辆汽车开得很快,彼此距离却很远,妄图借此躲过地雷阵。但是,当头车和二号车压上铁钉阵之后,立刻趴了窝,后三辆车只能减速绕过前车,正好成为反汽车地雷的好靶子。最后,幸存的日军勉强修好一辆汽车,飞快地掉头逃命去了。

上一页1234下一页

相关文章阅读

栏目导航
儿童故事 历史故事 传说故事 心灵鸡汤 奇闻异事 成语故事 名人故事 鬼故事 神话故事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