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理解“知青” 关键在于理解“城乡二元体制”
定宜庄认为,前些年对知青的定义比较狭隘,“比如很多人不承认回乡知青也是知青,或者认为‘文革’前下乡的城市知青不能算知青,更有甚者,认为只有‘老三届’才算知青,其他人都算不上知青”。而近年来对知青的定义则有扩大化的趋势,比如认为凡是读过书,又到农村去的青年,都应该称为知青。“这种扩大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身份上:有的人认为,大学和中专的毕业生,只要到了农村去,也算是知青;二是从时间上,不少人强调,解放前乃至解放初期,这一时期只要是城市里读过书但后来又去了农村的,也都应该被算作是知青。”
“我个人认为,‘知青’这一群体的产生,关键在于中共建政后实行的城乡二元体制,只有理解了这个制度,才能理解‘知青’。”定宜庄说。
1954年宪法取消了人口自由迁徙权的规定,而在1958年1月《户口登记条例》开始实行,在这之后,农村户口的学生考城市中学的比例都有着严格的规定,总之,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受到了严格的限制。这些规定标志着中国城乡二元体制的建立,在这一制度下,城镇户口的居民享有升学、就业以及社会保障的诸多福利,而这些,是农村户口的居民所享受不到的。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个特殊的政策,也正是在这样的体制下产生的,它的根本特征,就是首先动员家在农村的中小学毕业生回户籍地,然后当城市的经济出现问题时,再让城镇的中小学毕业生由城市户口转为农业户口。所以,成为“知青”就意味着由城市户口变为农村户口,放弃城市户口所享有的一系列福利和权利。
“我印象最深的事情有两件:第一是下乡前到派出所销户,消粮油票,那一刻我想,我从此就不是城市人了;第二是在火车上,家里人来送行,整个车厢哭成一片。”定宜庄说,“所以,从这一点出发,我不认为1954年以前下乡的人是‘知青’,因为那时城乡二元体制还没有建立,他们只要想,还可以选择回到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