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野史故事

双目失明的陈寅恪49年后如何坚持写下数百万字的著作

2017-11-21  点击:次  故事屋

1946年,陈寅恪返回清华园时,身边常年有汪篯、王永兴、陈庆华三个助手协助工作。他只需口述,助手们便能记录得大致不差。

本文摘自:《同舟共进》2015年02期,作者:钱之俊,原题为:《陈寅恪最后20年的写作心路》,本文系节选

1949年,对留在大陆的很多知识分子来说,遇到了学术与创作生涯的一个拐点,尤其对那些正处于学术与创作生命高峰或上升期的人,无疑被踩了“刹车”。撰述停止,忙于应付各类学习和运动。在这些人当中,远离北方政治中心、居于岭南一隅的一位名震学界的学者,却是个例外。在当时的环境下,他以其高贵的人格,不羁的秉性,“孤清、倔傲”,保持了知识分子“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独立治学,艰难著述,为后世中国知识界留下了一笔难得的精神遗产——他,便是陈寅恪。

从1949年到1966年,陈寅恪在运动不断、时被批判的环境中,不改研究方法与思想,撰述不止,竟然到达了自己又一个学术高峰。学者陆键东说:“若以1949年为界划定陈寅恪晚年治学生涯,则从该年到1966年这17年间,陈寅恪每一年都在辛勤著述,从未间断。”他梳理了陈寅恪从1949年至1969年最后20年著述情况:1949年陈寅恪年届60岁,在这一时期前后,陈寅恪陆续修订并发表其最新的著述《长恨歌》《连昌宫词》《艳诗及悼亡诗》及《白乐天之思想行为与佛道关系》等,一年后汇成《元白诗笺证稿》一书,凡16万字。从1949年至1969年,陈寅恪新撰论文达17篇,共十数万字。从1953年至1964年11年间,陈寅恪写下专著《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两部,总字数达90万言。这百多万文字是在15年间完成的,几达陈寅恪一生著述的一半。60岁以后的陈寅恪,迎来了他学术生命的第二次辉煌。(《陈寅恪的最后20年》修订本,三联书店2013年版)而陈寅恪是在什么环境与条件下著书立说的呢?为什么是陈寅恪而不是其他人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

【健康状况:著书立说的最大障碍】

在解放后到“文革”前,从外部环境看,虽然政治运动不断,但陈寅恪一直是受到官方部分高层的尊重与保护的,生活上尤其受到优待。他的一举一动一度被作为“陈府动态”上报广东省委。著书立说基本不受官方干扰,这一点,很少有知识分子能享受到。这显然与陈寅恪在学界的重要地位分不开。

 上一页123下一页

相关文章阅读

栏目导航
儿童故事 历史故事 传说故事 心灵鸡汤 奇闻异事 成语故事 名人故事 鬼故事 神话故事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