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人夫妻打造中国第一“诚信饭店”
随着对餐饮门道悟得越来越精,夫妻俩又有了新的发现。现代人晚上的休闲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在外面就餐。店里已经有了早上中午的餐点,晚上的还没有,不如做些家常小炒或就酒之类的小菜,将早中晚三顿的饭食全部串连起来,有积累这么多年的人缘,生意绝对没问题。
2009年初,兰馨饭庄的扁牌高高地挂上了,夫妻俩把钱盒郑重地放在了桌子上,他们认为:新店有些东西是不会变的,有些是要变的。但哪些事情要变哪些不变,夫妻俩产生了分岐。傅志国认为新店要不断地融入现代经营理念,少些家庭式经营,属改革派:邵兰云认为,现代的东西有时没有人情味,不一定就是好的,饭庄经营还是以安稳为好,属保守派。
2010年,新的变化在进行。一天,傅志国到菜场买菜,心里久藏的担心涌上来:虽说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吃的东西反而让人没有安全感了,肉食动物喂激素,蔬菜瓜果打农药。如果能养殖或种植出全天然的绿色食品,不是给饭庄从源头上提供了有力的食品保障了吗?他立即把想法跟邵兰云说了,没想到邵兰云摇摇头:“虽说这是个好主意,但有点不现实,两个人从白手起家到现在,全是一碗米一碗饭做出来的,拿辛苦钱去做这种风险大的投资,心里不踏实。”傅志国一听妻子这么说,有些不悦。可时间一长,细想想,妻子的想法在某种程度上有些道理,想法也慢慢搁浅了。
不久,傅志国的一个新想法又出来了。为了饭庄的规范化管理。也为了减轻妻子的辛苦,傅志国多招了几名店员,本以为让妻子可以过得轻松点。但妻子闲不住。傅志国让妻子教店员做咸膜,店员磨磨蹭蹭赚这手工活太累,勉强地学了,在妻子指导下做出的咸膜却与妻子做出的味道相差万里。傅志国觉得有些奇怪,妻子拿起面团擀起来,轻描淡写地说:“一块面团,在自己手里擀擀、拉拉,几分钟就成了一块好吃的咸膜。多神奇。”一会儿,她把膜放进笼里:“咸膜不是用手做的,是用心做的,用心做膜就不会觉得累,反面觉得有意思了。”傅志国一下子震住了,妻子的这种思想多现代。
一次,新店员给顾客打菜,妻子看了一会。围上围裙自己上阵了。妻子一上阵,店里的气氛立马活跃了。这位是老主顾,最喜欢吃什么菜,那位是新来的,该怎样向他介绍主打菜,妻子全了然在胸。这时,一位河南顾客来吃饭,邵兰云立即学着他的口音:“大哥,这道菜中不中?”顾客笑了:“中!”而后,几位东北顾客来了。邵兰云立即又冒出了卷舌的东北话。屋内的老主顾笑开了。揶揄邵兰云“撇”。“是东北话好听!”邵兰云用东北话笑着回应。傅志国不禁佩服妻子,能这样炉火纯青地跟顾客进行交流的,只有妻子,妻子十几年积累的沟通技巧和感情积淀能标准化吗?如果饭庄都是千篇一律的微笑,没有家常式的玩笑和欢笑,吃饭的氛围还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