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我就是少年Pi
难!商业与艺术共存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大幅广告中,宣传语是“不凡历程,不虚此生”,标准的大片文宣,原著讨论的却是宗教、信仰、人性。如何让商业和艺术在这部电影中共存?李安说,这是整个制作过程中最难的部分。
导演多年,但李安未曾刻意琢磨过商业电影,通常他爱拍什么就拍什么,基本上是拍文艺片,口碑好,得奖卖座了,就变成商业片。《绿巨人》的失败,影片前半部分的艺术探索通常被认为是罪魁祸首,李安自己也搞不明白东西方人“触动的神经不一样还是怎么样”。其实失败的根源是他那时候还没想好该怎么拍,或者说姿态该怎样调整。
现在,李安自认“聪明了很多”,所以,他开始纠结了。他说,拍了几十年电影,让他在文艺和商业之间纠结的,只有这部。他受足了罪。李安虽然认同了影片的商业性质,但一颗文艺的心灵同商人的逐利本性实在是很难和谐并行。电影公司了解一些电影的通则、卖座的公式,可李安最厌恶的就是公式化操作,他的很多创新的想法无法直观地展现在老板面前。老板们对于影片的理解程度和他们对导演的信任成正比。他们无法理解电影,对于李安的信任也就无从谈起,施压成了他们唯一的法宝。据媒体报道,20世纪福克斯一度决定收回投资,只是在李安的努力下,投资方才收回决定,但仍然大幅度削减了投资额。
作为一个曾经的商业片失败者,李安承认,商业片比文艺片难拍,而要把商业和文艺和谐共存,更是难上加难。“文艺片你爱怎么拍怎么拍,看不懂是你的水准不够。深入浅出、老少咸宜很难弄,但我觉得最难的是既让观众体会到你的想法,还可以让他们深思。我也算会拍电影的,但有的时候真的被难到了,就像拍3D一样,也没有人给我指导,上帝啊,谁教教我怎么搞?上帝好像也没有回音。”
各种矛盾相互撕扯,让李安的精神备受折磨。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今年9月28日,《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作为纽约电影节开幕影片首次上映。李安坦承,其实在纽约上映时,这部电影只完成了95%,这让李安手里捏了一把汗。但即使是未完成的版本,已经震撼了全场观众和电影节评委。这时候,李安才终于松弛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