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鸡汤生活故事

大象孤儿院

2017-04-28  点击:次  故事屋

同样是爱莎,让达芙妮发现了抚养大象孤儿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感情。爱莎长到6个月时,达芙妮去城里为女儿准备婚礼,于是把它交给了助手照顾。谁也没想到,就在达芙妮离开的两个星期里,爱莎竟然绝食而亡,显然是无法承受再度失去“妈妈”的悲伤。回忆起这件事,达芙妮依然痛苦不已:“直到爱莎死后,我才意识到自己犯下的错误——它太爱我了。你绝对不能让小象过度依赖某个特定的人,我以为自己能取代象群的大家庭,实在愚蠢透顶。自那以后,我就潜心观察察沃的象群,了解家庭关系对大象的重要性。”

不让一头小象掉队

从本质上说,任何野生象群都是一个巨大而高度敏感的有机体,小象在一个充满了“女性慈爱”的母系族群里长大,从生母开始,然后慢慢与亲姐妹、堂姐妹、婶婶、祖母建立联系,这样的社交网络贯穿了大象长达70年的一生。雄象到14岁时便离群索居,而雌象一生都呆在大家庭里。当某头大象遭遇威胁或受到伤害时,同一象群里的所有其他成员,都会赶来安慰并保护它。

这种内聚力依靠复杂的交流体系而得到进一步加强。彼此接近时,大象们会用一系列复杂的声调展开沟通,从低沉的咕噜声到“大喊”甚至“尖叫”,间或辅之以各种视觉信号——用鼻子、耳朵、头和尾巴等肢体动作抒发感情。需要进行远距离通讯时,它们会发出强有力的低频吼声,作用距离远达两公里。

每当一头大象去世,家族里的兄弟姐妹会为它举办葬礼。研究非洲象超过35年的生物学家乔伊斯·普尔指出,象群会把死者小心地抬起来,用土和树枝埋在特别的地方。普尔亲眼目睹过一头雌象站在意外身亡的孩子旁边,守候了三天三夜,低垂着耳朵和鼻子表示默哀。大象还会定期探望死者的骨骸,持续数月甚至数年,有时还会专门为此开辟出一条路来。

尤其让达芙妮等人震惊的是,尽管来自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族群,一旦进入内罗毕的孤儿院,这些原本素不相识的大象,立即会精心编织起和野生象群类似的“社会组织”,即便是受伤最重的小象也不会被排斥在外。用她的话说:“它们有着强大的遗传记忆,是一种社会性极强的动物,在年长者面前自觉顺从,雌象也本能地表现出母爱。每当孤儿院有了新成员,全部大象都会围上来,亲热地将鼻子伸向小象后背以示安慰,如此宽阔的胸怀真令人动容。”

上一页1234下一页

相关文章阅读

栏目导航
儿童故事 历史故事 传说故事 心灵鸡汤 奇闻异事 成语故事 名人故事 鬼故事 神话故事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