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皇帝故事

清朝皇帝会武功

2017-04-06  点击:次  故事屋

紫禁城是帝后妃嫔的生活重地,又是清朝最大的办事机构。每天出入禁城的,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工匠厨役,人员繁杂,人数众多。纵有深池高墙,也难免发生差错。为了加强宫廷禁卫,皇帝也订立了许多具体制度。在紫禁城门外有下马碑,要求官员人等到此下马,停带护卫,只允许亲王、郡王、贝勒各带两名护卫入朝。对入朝办事的大臣,也按不同等级和类别,限定各自行走的大门。如皇帝走午门中门,宗室王公走右门,其他官员走左门;内大臣及内监工役等走东、西华门和神武门侧门。禁城之内,御前侍卫、南书房大臣等,因与皇帝最为接近,可出入乾清门。御前大臣、军机处大臣等走内右门。禁城周围的每座大门还设手执红杖的护卫二名,更番轮坐门旁,亲王经过亦不起立,有不报名擅入者,则以红杖责打。另有专人查核出入此门的官员姓名。对在宫中供役的苏拉(杂役)、工匠、厨师等,又另有查核的办法。即由各管理衙门发给记有姓名、旗分及本人特征的腰牌,作为出入禁门的凭证,门上并有底册以供核对。

入夜之后,宫廷防卫更为严密。出入禁门,须持有“圣旨”字样的阳文合符与各门持有的阴文合符相吻合才能开门放行。巡更有“传筹”制,即由值班护军围绕禁城依次传递一根长约一尺的木棒(即筹),循环往复,终夜不绝。传筹经过宫中的主要大门和通道,以检查各处的值更人员,防止有人玩忽职守。

尽管宫廷防卫森严,还是多次发生过使皇帝震惊的事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六月,有个僧人手持腰刀,只身闯人东华门。在场值班护军有数十人,都被僧人咄咄逼人的气势吓住,竟无一人敢上前拦阻。直到僧人行至协和门,才被几个护军擒获。乾隆帝得知此事后,深感防卫制度懈弛,禁军怯懦无能。他怒斥护军“守御多人,竟不能一为阻拦!如军前遇敌,谅不过惟怯奔溃而已!”并下令将这一上谕制成木牌,悬挂在各进班之处,以示训诫。

康熙御制威远将军炮

清代使用火炮始自关外皇太极时。康熙年间因平定三藩战争之需,开始大批生产火炮。此炮为铜制,重五百六十斤,使用铁弹重三十斤。炮身上用满,汉文镌“大清康熙二十九年景山内御制威远将军。总管监造:御前一等侍卫海青。监造官:员外郎勒理。笔帖式巴格。臣役:伊帮政,李文德。”

上一页2345下一页

相关文章阅读

栏目导航
儿童故事 历史故事 传说故事 心灵鸡汤 奇闻异事 成语故事 名人故事 鬼故事 神话故事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