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皇帝故事

清朝皇帝会武功

2017-04-06  点击:次  故事屋

确立大阅、行围制度,是清王朝崇尚武功,倡导骑射之风的又一重要措施。大阅典礼,每三年举行一次。皇帝要全面检阅王朝的军事装备和士兵的武功技艺。八旗军队则各按旗分,依次在皇帝面前表演火炮、鸟枪、骑射、布阵、云梯等各种技艺。清帝除以大阅这种形式来训练八旗军队外,也把大阅视为向各族首领炫耀武力的机会。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蒙古喀尔喀诸部台吉(清廷赐封蒙古部落的爵号)进京朝贡,康熙帝特命举行大阅,演习一批新型火炮,并全副武装来到举行大阅的王家岭。参加检阅的十几万八旗官兵,早已陈兵列队于山坡谷底。康熙帝升座后,军中响起螺号声,接着红旗飞扬,排炮并发。几百门大炮相继轰鸣,场内的靶侯随声而倒,场面十分壮观。随同康熙帝参加大阅的蒙古各部落王公,从未见过如此阵势,不免呈现惊惧之色。康熙帝十分得意,但却假作安慰:“阅兵乃本朝旧制,岁以为常,无足惊惧也。”

自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起,康熙帝每年都用田猎组织几次大规模的军事演习,以训练八旗军队的实战本领。或猎于边墙、或田于塞外,四、五十年来,从未中断。对皇帝这样不辞劳苦,每年往复奔波于长城内外,不少朝臣困惑不解。有人甚至以“劳苦军士”为由,上疏反对。这种与尚武之风背道而驰的奏疏,自然遭到康熙帝的拒绝。他不但一如既往进行大规模军事训练,而且为平息蒙、藏地区的动乱,还数次领兵亲征宁夏、内蒙。有一次康熙帝率军行至呼和浩特,遇到风雪交加的恶劣天气,行营处早已准备好御营,但康熙帝为鼓舞士气,却身披雨衣,伫立旷野,直到几十万大军全部安营扎寨,才入营用膳。事实证明,由于康熙帝不忘武备,勤于训练,八旗军队才能在平定三藩、收复台湾等战役中,获得辉煌的战绩。康熙帝晚年曾以满意的心情回忆这段往事:“若听信从前条奏之言,惮于劳苦,不加训练,又何能远征万里之外而灭贼立功乎。”

为了进一步提高八旗军队的习武技能,清初诸帝还设立了善扑营、虎枪营、火器营等特殊兵种。专门演习摔跤、射箭、刺虎以及操演枪炮等。康熙初年,辅政大臣鳌拜专权跋扈,康熙帝就是借助一批年少有力,又善扑击之戏的卫士,除掉权臣鳌拜。此后,正式设立相扑营。每当皇帝在西苑紫光阁赐宴蒙古藩王或亲试武进士弓、马、刀、石时,均由善扑营表演相扑、勇射,并为武进士预备弓、石。

上一页1234下一页

相关文章阅读

栏目导航
儿童故事 历史故事 传说故事 心灵鸡汤 奇闻异事 成语故事 名人故事 鬼故事 神话故事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