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野史故事

[图文]苏联舞剧竟把中国马列主义传播归功于妓女

2017-07-21  点击:次  故事屋

《毛泽东的翻译——师哲眼中的高层人物》封面

陈伯达曾经留学苏联多年,却连一句俄文都没学会。来到革命圣地延安后,他在毛泽东的指导下写了《评〈中国之命运〉》和《人民公敌蒋介石》两本小册子,一举成名;解放后参与了“毛选”的编辑整理及“九评”的写作。但他自私自利、投机取巧的本性一直未变,终于在庐山召开的九届二中全会上“翻车”,沦为林彪阴谋集团的同党。

留学苏联连俄文“好”也说不清

我从莫斯科回到延安的第二天见到了毛泽东,会见以后,毛泽东请从苏联回来的同志吃饭。毛泽东、陈云、张鼎丞陪周恩来、任弼时一桌;柯庆施和陈伯达陪我。我就是在这里认识并逐渐接近和了解了他们。当时,柯庆施任统战部副部长,陈伯达在他手下工作。

上世纪30年代初,柯庆施在天津做地下工作时,也是负责统战工作。1931年陈伯达从苏联回国以后,也到了天津,但找不到党的关系,幸而遇到他在苏联留学时相识的柯庆施,总算接上了关系。但因为他说一口福建惠安的土话,一般人听不懂;他的个性又古怪,很难同别人合得来,柯庆施只好把他留在自己身边工作。柯庆施曾派他到抗日名将、我党秘密党员吉鸿昌那里执行过任务。

陈伯达在北京被国民党宪兵三团(当时对付共产党最凶恶的组织)被捕过,但发现他有病,确诊为“老鼠疮”。宪兵三团一方面怕被传染;另一方面认为患了“老鼠疮”反正活不长,就把他释放了。随即他就离开京津,往西北而来。陈伯达到达延安时,柯庆施已先于他回到了延安,并担任了统战部副部长。陈伯达是他的“老部下”,所以仍到他那里工作。

统战部位于杨家岭后沟,出出进进总有机会遇到毛泽东。陈伯达不放过一切同毛泽东说话的机会,哭着鼻子诉说他的委屈,说他1926~1928年在莫斯科受王明的“排挤打击”。

 上一页1234下一页

相关文章阅读

栏目导航
儿童故事 历史故事 传说故事 心灵鸡汤 奇闻异事 成语故事 名人故事 鬼故事 神话故事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