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历史·假如袁崇焕不死能挽救明朝吗?
最后崇祯下令禁止这种行为:“西夷通虏,讥防紧要。奏内各夷市买于东,明是接应,何以制奴?着该督抚严行禁止!其招来属夷,其有饥困,查明部落多少,计口量许换米,不得卖与布帛米粮及夹带禁品。路将等官,倍加侦察,如有疏违,以通夷罪论处!”--崇祯的旨意,是蒙古部落只有在真正附属明朝后,才能“计口量许换米”,这当然不会使粮食流入后金。
值得玩味的是,为了卖粮给喀喇沁部,袁崇焕不顾喀喇沁部已经在后金控制之下的事实,奏报称喀喇沁部“未与奴通”,只是“依奴而自固”,并且向崇祯保证,这些蒙古部落“宁愿以妻子为质,断不敢诱奴入犯蓟辽”。而后来后金绕过辽东入侵明朝的军事行动,也正是喀喇沁部带路,“上亲率大军伐明,谒堂子启行,以来朝蒙古喀喇沁部落台吉布尔噶都,曾受赏于明,熟识路径,用为进兵向导。”……从某种意义上,袁崇焕是自己挖了个坑自己跳了下去。
明朝末年国家机器整体腐败不能支撑袁崇焕的目标
目光回到内部,此时明朝的内政能力能否支持袁崇焕的战略呢?答案还是否定的。
首先看明军的情况和内部的关系,边军欠饷“或至三年以上”,士兵常年吃不饱也是非常常见的情况,哪怕是战事紧急的辽东也出现了“军粮四月不得发”而且就算是发了也“烂如粪”,待遇稍好的只有将领的家丁部队。家丁一匹战马价格就可以达到十八到二十两接近当时一个普通士兵两年的工资总和,但是家丁是将领的私人武装,少量的家丁极大的占用了作为国家武装力量的普通士兵的资源。
士兵杀良冒功的现象也让人触目惊心,例如在陕西“副总兵赵大胤报斩贼级五千,验之皆妇人首也”。军纪根本已经荡然无存。这样一直以杀良冒功未能的军队,很难想象其战斗力能有多强。
更为严重的是明军内部的矛盾,在今天的人看来以袁崇焕和毛文龙的对立最广为人知,事实上这只是众多例子中最明显的一个。这种矛盾酿成的苦果在明军与后金的战争中屡见不鲜。比如在浑河之战中,来援的明军分为川军和浙军,当时八旗精锐巴雅喇(禁卫军)因为轻敌,“未待棉甲盾车”便冲上去和川军肉搏,激战良久一度不相上下,本是击败后金的好机会。但川军奋力血战,浙军却按兵不动错失战机。最后努尔哈赤全军进击将川军击溃,这时候浙军在哪儿呢?答案是还在河对岸。只因不久之前,川军和浙军刚刚经历了一场械斗,这个隐患在关键的时刻爆发。而坐视川军败亡的浙军,随后在数万八旗军的围攻下,耗尽了弹药也被击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