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异事未解之谜

见钱眼开的古井之谜

2017-09-21  点击:次  故事屋

古井结构造型独特

据了解,这是一口用砖堆砌而成的井,砖与砖之间没有使用任何粘合材料,经历了1000多年的历史,井壁的砖大部分已经严重风化,只有井底的部分壁砖仍保存良好。经过测绘,工作人员发现它并不是一口垂直的井,开口处直径0.95米,井底直径0.86米,而井中部的直径达1.15米,古井整体呈腰鼓状。

“放大”之谜众说纷纭

据介绍,古井的放大作用被发现后,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但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说法一:有专家认为井下可能悬浮着某种比重和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光线透过这种气体的界面时产生了折射,从而形成放大作用。

说法二:有人认为一般见到的水井,井壁大多直上直下,这口古井呈腰鼓状,距井底1米处的壁砖呈人字形堆砌,这种独特的造型经过光线的反射能产生意外的放大效果。但这种说法被物理学家否定了:这和井中间的结构没有任何关系。

说法三:有专家认为是大家所选的参照物不同造成的错觉。比如,人们总感觉到早晨的太阳比中午的大,那是因为早晨的太阳刚升起时,人们把地平线上的房屋、树木做参照物,而中午的太阳没有参照物,造成了“小”的错觉。同样,把四壁做参照物,井底的钱币自然显得大了。但有人做了试验,用同样的参照物,在别的井里却没有放大的现象。

说法四: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的教授们讨论后认为,井中心的温度低,边缘的温度高就有可能出现放大现象。具体说来,就是在同等介质的气体中,温度高湿度小的地方空气对光线的折射率就低,温度低湿度大的地方空气对光线的折射率就高,放大效果就强。只要能测出井底附近的空气温湿度存在的差异,就能找到这个隐藏在空气中的“放大镜”。但工作人员用一般的指针温湿计测出井底与井口的温度相差两度,湿度相差10%,却无法测出井底中心位置和边缘位置温湿度的微妙变化。

据了解,在古井底部还有一根直径40厘米的木头。古人为什么要在井底横担一根粗大的圆木?古井下面是否还有其他建筑?古井已干涸10年,下面到底隐藏着多少秘密?人们期待千年古井的谜底早日揭开。

上一页1234下一页

相关文章阅读

栏目导航
儿童故事 历史故事 传说故事 心灵鸡汤 奇闻异事 成语故事 名人故事 鬼故事 神话故事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