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野史故事

[图文]童谣和谶语中的历史:算死董卓的一则神秘预言

2017-06-07  点击:次  故事屋

在汉灵帝中平年间(184—189)民间就流传着一首童谣《董逃歌》道:“承乐世,董逃;游四郭,董逃;蒙天恩,董逃;带金紫,董逃;行谢恩,董逃;整车骑,董逃;垂欲发,董逃;与中辞,董逃;出西门,董逃;瞻宫殿,董逃;望京城,董逃;日夜绝,董逃;心摧伤,董逃。”(《续后汉书·五行志》)本来,这歌谣里的“董逃”就类似于我们今天民歌中的“呀呼嗨”一类的衬句,并没有什么实在的意义,写成什么字应该也都是可以的。而且这首歌谣的大意应该是讲述的一个贵族子弟的故事:本来这贵族子弟在京城中游手好闲、逍遥自在惯了,但现在一朝就因为依仗门荫要到外地去做大官了;所以当他离开京城去外地上任的路上,回望繁华壮丽的京城时,心里竟好不伤感啊。

不过董卓当时既然心虚得要命,那神经就高度过敏,他于是就不免怀疑有人拿这首童谣来诅咒自己。他当即下令严禁任何人再传唱这首歌谣,甚至为此那些传唱者被杀的就达数以千计,可想而知这其中应该大部分都是尚天真懵懂的儿童。同时,董卓还下令把童谣中的“董逃”改为了“董安”(此事见于东汉人应劭的《风俗通义》)。

然而这首童谣不久也真的像一则预言那样奇妙地就应验了,因为当袁绍、曹操等十八路诸侯兴兵来讨伐董卓时,董卓部不敌,就只得胁迫着汉献帝和群官们逃离了洛阳而去到他的老巢长安。临走时,董卓还破罐子破摔,竟一把火就让昔日繁华的帝都变成了一座废墟,人们自然要“心摧伤”了。


董卓到了长安以后,不仅不思悔改,反而更是变本加厉地迫害那些对他不满的官吏和百姓。他还把自己的车辆、服饰、排场等都弄得和皇帝的一样,召唤三台、尚书以下官员都到他董卓的太师府中去奏明事情,俨然有不臣之心。他又在长安附近的郿县修筑了一座小城堡,墙高、厚都是七丈,积存了守军可用三十年的谷米,他自己竟为此大言不惭地说:“大事告成,我老董可以称雄于天下;不成,守住此城,也足够咱度过晚年。”他想得的确是不错,但是堡垒往往都是从内部被攻破的。

就在当董卓的惨毒淫暴终于激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时,他们便又拿起了童谣的武器来诅咒董卓的灭亡:“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很明显,“千里草”就是个“董”字,而“十日卜”是个“卓”字,其中的涵义也就不言自明了。而当时更有讲究的说法是:字的“离合”一向都是从上而下的,但这首歌谣却是从下而上的拆字,“董”字按顺序本是“草千里”,“卓”字本是“卜十日”,现在却颠倒了,这就暗示着董卓的以下欺上,以臣陵君;不难推断,这一暗示就应该来自天意。

上一页1234下一页

相关文章阅读

栏目导航
儿童故事 历史故事 传说故事 心灵鸡汤 奇闻异事 成语故事 名人故事 鬼故事 神话故事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