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汉武帝时代儒家和黄老之术的浮沉兴衰
2017-11-20
点击:次
故事屋
汉武画像
初登皇位时,汉武帝只有十六岁,尽管他自幼聪颖乖巧,但对于统治臣民却是毫无经验。当时朝中许多军国大事都是由他母亲王太后和舅舅武安侯田蚡做主。因而王太后和田蚡是那时政权的实际主持者。而从最根本处控制这个新皇帝的还是汉武帝的老祖母窦太皇太后。
由于汉武帝的教师卫绾和王臧都是儒家学派,因此,汉武帝对儒学有一种偏爱,所以他即位之后,就着手组织了以儒者为宫廷和军政辅弼的高级领导层。他任用的丞相是教授自己儒学的卫绾,而且他所重用的武安侯田蚡也专好儒术。田蚡志趣广泛,欲望很多,是个进取型的人物,这与汉武帝的性格极其相像。
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的六月,卫绾被免去丞相一职,回家养老去了。窦太皇太后的侄儿窦婴又复出,担任丞相。田蚡被封为主管全国军队的太尉,成为军界的第一号人物。
窦婴和田蚡也知道要加强儒家人物在朝廷官员中的比例,于是竭力向汉武帝推荐儒家人物。汉武帝对于舅舅田蚡的要求总是有求必应。《诗经》方面的专家申公的学生赵绾被拜为御史大夫。汉武帝的另外一个老师王臧,这时也经窦婴和田蚡的推荐,担任了郎中令一职,掌握了宫廷中的首要职务。
受儒学教育的汉武帝掌握了政权,儒家人物相继担任重要职务,整个汉帝国从中央到地方出现了尊儒的趋势。全国各地的儒家学者欣喜若狂,他们一开始就从中感受到自身地位上升的趋势,因而大受鼓舞,各地儒生都活跃起来。
武帝上台伊始,在长安策问治国之道。董仲舒的对策最受汉武帝的推崇。与董仲舒同来的一百多位贤良文学,有儒家,也有法家、纵横家以及其他学派。这些人有些是以品德见优的称为贤良,别的是以文辞见长的称为文学。他们都不愿意放弃在这个新主子刚上任时好好表现的机会,都希望本门学派的思想,成为汉武帝治国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