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鸡汤哲理故事

幸福:逐之则去,予之则来

2017-11-29  点击:次  故事屋

2000年春天,我认识孙希岳的时候,他还很年青,平头、短发,一脸的稚嫩。

那是在2000年我们酒楼一次招聘保安面试会上。那天,一位体形颇瘦、个子不高,看上去营养有些不良的小伙子,站到了“考官”面前,小伙子说一口结结巴巴的山东土话,满脸绯红,“考官”听不懂,多问了几句“什么什么”,他的汗水便流下来了,又支吾半晌,仍不知所云。

他便是孙希岳。孙希岳当时的表现,至今仍记忆犹新。当时的孙希岳,是达不到录用资格的,偏巧被我遇到,他诚恳地告诉我已找工作好几个月,身上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出于怜悯和疼爱,我把他留了下来。我认为我的眼光没有错,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俄国伟大文学家托尔斯泰曾说过: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根基就是对待事物的责任和感情。那年头,孙希岳应该还处在少不更事的年纪,但却是一个极为闲不住的人,满脑子就是想着找点事做,找点事干,里里外外,楼上楼下,随处都可见他的影子,他的理念就是年青人多干点,累不着。他每天都是第一个上班,又是最后一个下班,每天下班之前还要把酒楼所有的水电检查一遍,而后才放心回家,简直把酒楼当成了自己的家。孙希岳为人低调谦虚,做事不张扬,我常常挖苦他没“性格”,没“脾气”,而他却乐此不疲。他还勤于动脑,善于发现,出谋划策,为酒楼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设性的建议。这都是责任和感情的使然,也是注定孙希岳成功的必然所在。这一点,在今天看来,都是非常珍贵的,也非常难得的。不像今天不少年青人,总梦想着一步登天,梦想着每月拿多高的薪水,却又不能吃苦,轻飘浮躁。

孙希岳把酒楼当成了自己的家,把所有同事当成了自己的亲兄弟姐妹。有次,他跑来找我借钱,并坦然地告诉我,他身上没带钱,是专门为他手下一名辞职多年的员工来借钱的。我简直不敢相信。他莞尔一笑,说他不想因为这几百块钱,丢了一份友情。我觉得他是在做一种试验,在人际情感边缘化的今天,他仍能坚持做到这一点,着实不易,让我看到了比他有天赋、有才华、有能力更加可贵的一面,那就是他的品质。

孙希岳还是一个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的人,这点从他酷爱的文学创作方面就可以看出来。酒楼的工作比较繁重,写作也只能靠加班加点来完成了。孙希岳只读了高中。他是一个很坦诚的人,多年以后他告诉我,之所以早早辍学,理由很简单,就是没有考上大学。起步之初,让他颇为苦恼的是自己文化水平不高,书读得太少,写的文章经常出现错别字,和语句不通的现象,但却从未气馁,还经常拿着他的稿子,虔诚地让我指点一二,于是,早期他所有写的稿件,我便成了他的第一个读者。

 上一页123下一页

相关文章阅读

栏目导航
儿童故事 历史故事 传说故事 心灵鸡汤 奇闻异事 成语故事 名人故事 鬼故事 神话故事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