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后方》:讲述不一样的抗战
与多数抗战纪录片着眼于战场不同,《大后方》更多地关注战争准备、战争动员、战略撤退以及武器制造、战场医疗救护、能源保障、教育与文化等此前少有影像触及的领域。
在战场之外, 兵如何调?粮如何供?伤兵如何救治?学生如何教?“大后方”是什么——是种粮纳税、送儿女上战场的农民;是为前线造枪造炮的工人;是在公路上运枪运油的司机;是为战乱中的中国提供一方可以摆放课桌的土地;是为胜利呐喊的舞台……大后方是和前线呼应的另一处战场。
不一样的底色:还原一场现代战争
总制片人、总导演徐蓓讲述了纪录片《大后方》的创作历程和思想底色——纪录片《大后方》的创作,本质上是一个还原的工作。“还原”,有两个层面的意思。其一,是还原“大后方”在中国的抗日战争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地位和作用。其二,是将“抗日战争”还原到它的本质:一场现代战争,我们是在讲述一场战争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要努力突破以前党派之见塑造的学术范式,从现代战争自身的逻辑及特征来思考大后方的历史。”
徐蓓还介绍说:“纪录片《大后方》从分集布局来看,前四集有非常明显的时间推进感,即退守——西迁——轰炸;5到10集按照大后方生产生活划分,即教育、交通、文化、工业、社会、救护等;从11集起回归时间推进。这样的布局,与中国抗战大格局是吻合的,从战争开始的动荡、逃亡到相对稳定的相持,再到最后走向胜利。”
主创团队认为,“别人讲过的少讲或者不讲,或者换一种全新的角度讲”,一场战争胜利的取得,民族大义与英雄牺牲当然极其重要,但仅靠精神与牺牲,中国赢不了战争。胜利,还需要智慧、谋略、妥协、忍耐,以及中国在风云变幻的二战大格局中的角色变化所带来的运气。创作者是否持有理性和学术的精神(而非感情用事),会决定影片的最终气质——“内敛的,深沉的,有节制的,不断在积蓄着力量”的一种气质,而这和当时“大后方”在抗战格局中的状态是相吻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