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暴行:为伤兵抽中国儿童鲜血
2017-10-26
点击:次
故事屋
“妇女回家”引发一场论争
1940年7月6日,时任《中央日报》主笔的储安平的妻子端木露西在重庆版的《大公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蔚蓝中的一点黯淡》文章。文中重新提出妇女不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要回家做“贤妻良母”的主张,并号召妇女要“在小我的家庭里,安于治理一个家庭”。这篇文章在社会上风传一时,相当轰动,竟引发了又一次“妇女回家”的大讨论。
当时,中国共产党南方局十分重视这次话题讨论,认为这关系到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中妇女运动的路线方针问题。端木露西的文章发表一个多月后的8月12日,邓颖超就在《新华日报》副刊《妇女之路》上撰文《关于〈蔚蓝中的一点黯淡〉的批评》,针对“妇女回家”论和“贤妻良母”论进行了批判,文章把端木的观点概括为新的“贤妻良母主义”,指出“小家庭主义正是个人自私主义和享乐主义最好的反映”。并号召“中国家庭妇女做抗日的先锋模范——做国家的良母,民族的贤妻,其目的是推动抗战的动员,加强抗战的力量,是求得达到妇女解放基本利益的一个步骤”。
1941年3月8日,邓颖超在《新华日报》上发表了《“三八”节的献词》,她说,“三八”妇女节,为妇女解放而斗争,正应加强妇女的政治动员,以更大发挥其力
量,充实抗战,以推动进步。
1941年4月,国民党中央组织部所制定的妇女运动方针,就包含有“多生孩子、少参加政治活动”的内容,其实正是对新“妇女回家”论所作出的一种回应与支持。1942年9月,周恩来针对“贤妻良母”论,在《新华日报》上发表文章《论“贤妻良母”与母职》一文,把“母职”和“贤妻良母”区别开来,指出“贤妻良母”和“新贤妻良母”的实质。这篇文章实际上为这场两年多的论战做了一个系统的总结,也为正在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和争取社会地位的妇女运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