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野史故事

一场决定华中敌后抗战战略走向的战役

2017-09-25  点击:次  故事屋

淮安市委党史办主任郭家宁回答了笔者的疑问:车桥位于苏中、苏北、淮南、淮北四区交界的战略机动枢纽地带,同时又是日军华北派遣军与其华中派遣军的分界线附近,是日军华北派遣军第65师团第72旅团所属独立步兵第60大队(三泽大队)和伪军吴漱泉的部队(约1500人)及4个伪保安大队的防区。

令驻车桥日军狂妄的另一原因,是车桥特殊的地形及工事。车桥跨涧河两岸,如果从公路通过车桥,在车桥西北的芦家滩地段,公路南侧的涧河岸陡水深且急,无法徒步涉水过河;公路以北是宽约1公里、长约两公里的沼泽芦草荡,淤泥很深,人员车马无法通过,是淮安与车桥之间的咽喉地带,人称“鸭脖子路”。

车桥的工事,一部分由顽军韩德勤所部构筑,日伪军大力整修后更为坚固;另一部分是日伪军新建的。整个车桥被围在一个东西长约2公里、南北宽约1公里、高约5米到8米不等的大土圩子里。土圩子的外边,是宽约7米、水深约10米的壕沟。大土圩子套小土圩子,小土圩子外边又各自都有深5~10米的壕沟。在土圩子和镇内多处,共修建了53座碉堡,构成交叉火力网,一旦发现情况,各火力点能相互策应。

哪怕车桥水网纵横、火网交错,战役总指挥粟裕、前线指挥叶飞已经谙熟于心、对策精细、势在必得。他们拟制了详尽的围点打援作战方案。

墙上开洞,房屋一间间被打通,一直通到伪警察局

时任淮宝独立第5团第1营第2连连长金天祥(现淮安军分区离休干部,94岁)回忆起战斗情形来记忆犹新——

1944年3月3日下午开始,各纵队和总预备队分别向作战任务区域开进。

5日凌晨1点50分,第二纵队突然对车桥发起攻击。突击队迅速浮水渡过外壕,各架云梯,以各种方法爬上围墙,等伪军哨兵察觉时,第1、3连已经全部突进了土圩,向纵深发展。

从西南角进攻的第4连,浮过了10米宽、水深近3米的外壕后,接着爬过近6米高的围墙,向敌碉堡前进。敌人用猛烈的火力封锁了第4连的进攻道路。四周无处可依托隐蔽,怎么办?第4连战士急中生智,在房屋里墙上开洞。一间房接着一间地打通了,一直到达伪警察局的房屋。当战士们从敌人室内出来时,敌人惊恐万分,乖乖地举枪投降了。

上一页1234下一页

相关文章阅读

栏目导航
儿童故事 历史故事 传说故事 心灵鸡汤 奇闻异事 成语故事 名人故事 鬼故事 神话故事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