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野史故事

中纪委赞“郑义门”:宋朝至清朝173人为官无人贪腐

2017-10-20  点击:次  故事屋

回顾“郑义门”的历史,最醒目的是从宋到清,郑氏家族出仕为官的达173人,但无一人因贪墨而被罢官。

本文摘自:《快乐老人报》2015年5月25日第1版,作者:王姝,原题:《中纪委赞“郑家”:173人为官无人贪》

22日,中纪委官网头条推出“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专栏,首推的是“郑义门孝义传家九百年”。

“‘国’和‘家’紧密相联,国由家组成,有国才有家。治国从治家开始。‘家规’是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的重要载体。”对于为何开设该专栏,中纪委官网作出如上解读。专栏为何首推“郑义门”?答案是“173人出仕无人贪墨(即贪污)”。

郑义门又称“江南第一家”,位于浙江金华市浦江县郑宅镇。郑氏宗祠内有元丞相脱脱书写的“白麟溪”碑,朱元璋亲赐的“江南第一家”牌匾,明代“开国文臣之首”宋濂手植的古柏,范仲淹、朱熹等名人题写的匾额、楹联等。

历史上,一个家族累世被朝廷旌表,可称“义门”。历朝表彰的“义门”中,一般五世、七世就属难能可贵,而郑义门足足延续十五世。回顾“郑义门”的历史,最醒目的是从宋到清,郑氏家族出仕为官的达173人,但无一人因贪墨而被罢官。

中纪委官网列出了郑义门家规《郑氏规范》中数条警示子孙“莫伸手”的家规,如“家业之成,难如升天,当以俭素是绳是准”“既仕,须奉公勤政,毋踏贪黩,以忝家法”。

“反腐与社会风气紧密相关。”中纪委特约监察员、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教授周淑真表示,中纪委屡倡家风、家规,主要目的是“正风”,“大量贪腐官员的案例,特别是‘身边人’腐败案例表明,其贪腐或是受到了家庭、家族的影响,或是将家庭、家族作为敛财的工具,为亲属经商提供便利、让亲友代为收钱等。因此中纪委一再重申家风、家规,强调社会家庭文化方面也要守规矩”。

其实,中纪委官网倡导家风、家规,这并不是第一次。今年清明前,其就曾推出“家风”专题,分析家教家风对后代的影响。

 上一页123下一页

相关文章阅读

栏目导航
儿童故事 历史故事 传说故事 心灵鸡汤 奇闻异事 成语故事 名人故事 鬼故事 神话故事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