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安妇述悲惨遭遇:因过去经历没人娶 一辈子不痛快
张双兵走访的第二个老人就是羊泉村的刘面换,她15岁被日军抓走。她的事情村里人都知道,当时家里用了100多头绵羊才把她赎回来,但因为这段经历没人肯娶她,只好找了一个比她大十几岁的老鳏夫,“一辈子心里就没痛快过。”
张双兵看望慰安妇。
本文摘自:《广州日报》2015年9月2日A6版,作者:胡亚平,原题为:《33年寻访慰安妇起诉索赔者仅一人存世》
张双兵,62岁,一名退休的乡村教师。
教了一辈子的书,上级领导对张双兵的评价是“不务正业”,村里人说起他:“是个爱搞事的人。”身为一名教龄将近40年的老师,他的教师职称仍然停留在初级,似乎印证了领导们“不务正业”的点评。
但是,这名朴素的乡村教师在过去33年却将一件事情坚持了下来,从1982年开始寻访、记录第一位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慰安妇的遇难经历开始,直到今年,他仍然还在继续这一工作,只是笔记本上的编号已经由1变成了127,其中最后4位受害者是今年找到的。而此时,张双兵已经退休多年。
33年的寻访,20年的对日索赔,历史对于这段苦难战争中的慰安妇始终没有一个交代,而张双兵也从一个帅气的小伙子,变成了鬓白的老人。
去年4月,88岁的老人李秀梅去世后,当年起诉日本要求索赔的16名慰安妇中就仅剩下89岁的张先兔一人独存于世。
“曾经非常努力过,但是,这辈子可能盼不来一个说法了。”张双兵说。
文、图/广州日报特派山西记者胡亚平
8月,张双兵刚刚结束了自己50多天的剧组生活回到位于山西省阳泉市盂县羊泉村的家中。那是一部名为《大寒》的电影,他在电影里扮演“张双兵”,就是他自己。这是一部讲述他寻找慰安妇之旅的电影,“很紧张,没演过电影,演自己也经常NG(没有通过)。”
33年走访127名慰安妇
6月拍戏、7月底回来、8月份带领两位山西籍受害者家属赴韩参会,探讨合作对日索赔事宜……张双兵整个夏天日程安排满满当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