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野史故事

92岁东北抗联老兵忆抗战:13岁就拿锈钝柴刀砍鬼子

2017-04-12  点击:次  故事屋

一次传令,黄殿军与10余名日军遭遇,他撂倒了两个,但右腿也被子弹贯穿,幸亏听见枪声的战友们飞速增援,给躲在一块大石头后面的他解了围。

讲到这里,黄贵清小心地卷起父亲的裤子,老人腿上的弹痕伤疤还清晰可见。算上后脑和额前的,老人共有8处鲜明伤疤。战争留下的印记,伴他一生。

黄殿军记得,他参加过打抚松、大蚊子沟、白家堡子、三道庙的战斗,每次都打死不少敌人。

“那时的条件苦哇!常吃不上饭,有时只能煮煮干硬的玉米粒,甚至煮没去皮的谷子……可这些不耽误打仗!”回忆起峥嵘岁月,黄殿军老人的眉毛使劲地拧成了疙瘩,他不时停顿,像是陷入回忆,又像在积攒力气,接着就是很大声地“喊”下去。

周旋于深山密林的抗联最怕冬天,零下40多摄氏度的低温,常常大雪没膝,行军要踩在一个脚印上,避免暴露踪迹。没有住的地方,战士们就砍下松枝睡在上面,往往睡十几分钟就被冻醒,又赶紧起来烤火。

黄殿军目睹了许多战友的一睡不起,或是因环境恶劣,伤势恶化而牺牲。“没有那些战友的照顾,我一个孩子哪能活下来呀!看他们倒下,打心里疼呀!”他说。

杨靖宇、赵尚志等抗联将领牺牲后,为保存力量,抗联战士大部分进入苏联。留在国内的一小部分则化整为零,转入地下,定期组织起来进行抗战。因伤留下的黄殿军在家乡坚持斗争,直到抗战胜利。

如今,70年过去了,老人一辈子再也没有走出这大山一步。他在家务农,没有禁猎前也进山打猎,当年还是村子里的“头号猎手”,常把猎物分给乡亲。

“这山山岭岭的葱郁草木,都染过抗联战友的血,父亲舍不得离开它们呀!”黄贵清说。

黄贵清记不得,到底有多少次,因为想起抗战的艰苦岁月,想起那些牺牲的战友,父亲在饭桌上忽地就撂下了碗筷。“有时候,父亲喝了酒,就啪啦啪啦地掉眼泪,给我们讲那些战友,说想到他们坟前上炷香念叨念叨,让他们知道血没白流,咱们过上了好日子!”

历史的原因和战争的残酷,让这个简单的心愿,至今难以实现。

记者离开时,黄殿军老人又已沉沉睡去,身前横着一根用以支撑翻身的短棍。只是,那握棍的双手,仿佛仍保持着紧握钢枪的姿态。

上一页1234下一页

相关文章阅读

栏目导航
儿童故事 历史故事 传说故事 心灵鸡汤 奇闻异事 成语故事 名人故事 鬼故事 神话故事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