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野史故事

专家:大众传媒对丝绸之路有误解 描写过于浪漫奇幻

2017-09-08  点击:次  故事屋

一笔一画细致勾勒对外交流与贸易图景

“《敦煌悬泉汉简释粹》中展现了许多汉朝与外国之间的交往情况,”杨继东对若干悬泉文书进行了解读,关于早期丝路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慢慢从模糊至清晰,“文献显示,驿站曾经接待来自精绝王等国的客人共470人,而据《汉书·西域传》记载该国总人数只有3360人。还曾有鄯善国王副使和山国王副使未受邀请,自行前来敦煌郡向汉朝皇帝贡献礼物,二人从正月住到六月,整整待了半年方才西去。从具体人数到日期,记载的详尽程度可见一斑。”

这其中,也不乏对饮食的精细描述。来自乌孙和小昆弥国的使者食用了仓库里取出来的粟,总共吃了两餐;来自乌孙国的贵人姑代的待遇则迥异,只享用了一餐,却包括四升大米、二斤肉和半斗酒,颇为丰盛。

杨继东说,更有意思的是有一些使者是假扮的,其实他们的真实身份是商人。这些商人曾在和汉朝的骆驼贸易上产生过一些小纠纷。骆驼并非一到敦煌就交给汉政府,而是先到酒泉。酒泉太守出钱买骆驼,在使者口中为了有个好价格,把白色骆驼说成是黄色的;肥的骆驼说成是瘦的。类似的冲突生动地勾勒出对外贸易的概况,历史价值不容忽视。

丝路没有想象中那么“浪漫”

丝路的兴衰与中国古代帝国体制的密切关系一览无余,这种关系贯穿于整个汉唐时期。杨继东强调,丝路没有许多人想象中那么“浪漫”,它和皇权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种种,才是穿越重重迷雾之后,历史要昭示给我们的真实面目。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杨继东第一次用沪语做学术报告。他用传统汉字准备演示文稿,内容将以英文发表在学术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上。对他而言,用沪语演讲的目的,在于引起大家对中国语言和文化多元性的重视。

上一页123下一页

相关文章阅读

栏目导航
儿童故事 历史故事 传说故事 心灵鸡汤 奇闻异事 成语故事 名人故事 鬼故事 神话故事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