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故事物产传说

湖北特产武昌鱼的故事

2016-12-22  点击:次  故事屋

“第三代传人”谋变

1962年,程明开因劳累倒在了工作岗位上,14岁的儿子程林章顶替他的岗位成为大中华酒楼的一名厨师学徒,到19岁就上了灶台成为一名优秀的厨师,但期间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等历史变故,“在大中华酒楼一直受打压,得不到重视”。

一直到1989年,他离开大中华酒楼下海自谋发展,在武昌紫阳宾馆附近开了一家“中华餐厅”,以烧制淡水鱼出名,“五六年时间赚了三、四十万”,程林章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说。但因为妻子和大儿子同时生病,程林章只好把餐厅卖了,照顾妻儿,而积蓄也在治病过程中花费殆尽。

从2008年开始,一个号称“武昌鱼第三代传人”的人出现在各种报刊杂志上,其中影响最大的是2008年8月27日武汉某都市报刊发的《传承祖艺求助社会借我一点力重烹“武昌鱼”》,更曾以“两度自杀”的噱头占据数个情感类杂志的版面。他是程林章出生于1979年的儿子程强,他希望通过媒体找到投资,传承爷爷及父亲两代人的烧制武昌鱼的秘方。

经历了家道衰落,他从2004年开始从父亲口中了解爷爷当年的辉煌历史,以及“大中华”和“武昌鱼”的发展,从大中华酒楼1998年转制为民营企业,到2000年停业,直至其间数次企业介入,终究都逃不过关门停业的命运,据传今年武汉天龙集团又将得到“大中华酒楼”的使用权,程强愤愤不平:“我心里有一口气,大中华酒楼的牌子被人越做越臭,但是他们有钱就能做,我是正宗的武昌鱼传人,就因为我没有钱,就不给我做。”他认为程家三代与大中华酒楼是分不开的,爷爷和父亲把毕生的心血都献给了大中华酒楼,到头来却什么都没有得到。

“父亲是个很木讷的人,不像我这样能说,几十年来都是默默无闻的,工作之余就在家里整理爷爷烧菜的笔记和一些明清的古典菜式,希望写一本系统梳理鄂菜的书。”三年的时间,程强遍寻投资者和合作者,也经过一些尝试,但都以失败告终。最近,他又想将爷爷的武昌鱼烹饪技法申请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现在区里和市里都已经通过了,马上还要呈到省里去”,程强说。

程林章还专门托儿子嘱咐记者:程林章准备在全国范围内招生,将他毕生厨艺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徒弟们,他觉得这样的方式才是让程氏武昌鱼技法发扬光大最好的方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汤为本曾在分析老字号衰落的原因时认为,从世界各地商业区的发展规律看,传统商业品牌衰落的内在原因,均是在新兴的商业业态竞争中,自身竞争力发生了弱化。重振商业传统品牌,关键在于要在新形势下,找到符合自身情况的功能定位,积极进行业态创新,突出个性,培育特色,增强竞争力。

这也应是以程氏家族保护武昌鱼等老字号为首的一批人,以及所有关心老字号生存和发展的人士去努力的方向。(吴文文)

上一页123下一页

相关文章阅读

栏目导航
儿童故事 历史故事 传说故事 心灵鸡汤 奇闻异事 成语故事 名人故事 鬼故事 神话故事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