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的“熊猫姑娘”
周晓娟是甘肃白银市一个普通的农家女孩,2003年中专毕业后,一直在兰州一家民营企业打工。就是这个体重只有100斤的“80后”姑娘,却在11年间累计为危重患者捐献了4000多毫升“熊猫血”,比她现在身体里流淌的血液还要多。网友们亲切地称她为最美的“熊猫姑娘”,赞扬她血液里流淌着纯真的善与美。
周晓娟第一次献血是在2000年,当时她才19岁,在甘肃省一所中专学校就读。“第一次献血,没什么目的,也不是响应什么号召,就是听说只要符合一定条件就可以献血,于是就去了。”周晓娟回忆说。
当时,她并不知道自己的血型是稀有的RH阴性,直到2007年,甘肃省血液中心召开献血者联谊会,她才知道自己是特殊的少见血型。但她并未感觉自己有多金贵,只要和她同一血型的患者有需要,她就一次次捋起袖子,献出一管管鲜血,挽救一个个陌生者的生命,以至成了省血液中心的“救火队员”。只要血液中心一个电话,她就毫不犹豫地前往,从来没有说过一个“不”字。血液中心的工作人员无不为之感动:“娟子姑娘太善良了,任何时候都是随叫随到,她已成为许多RH阴型血患者生命危急时刻的最后一道屏障。”
其实,周晓娟的家境并不富裕,父母仅靠种地收入维持生计,还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都在上学,她的工资除基本生活外,几乎全都贴补家用。而她却因买不起房,至今没有一个固定住处,每隔几个月就要搬一次家,对此她很无奈:“每次搬家,抱着衣服被褥、锅碗瓢盆穿梭在偌大的城市,心里的那种滋味真是难以名状,就非常想回到白银农村的家,陪父母说说话,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顿热乎饭。”尽管如此,她也未因此以稀有血型为自己换取任何报酬。为感谢她的救命之恩,许多患者非要酬谢她,都被她婉言拒绝。她说:“我只是做了一点平常事,况且在献血后,身体也没任何异常。我不想因为帮了别人一点小忙,就一定要别人来感谢我。”
虽然周晓娟很轻松地说是“平常事”,实际却一点也不平常,她献出的每一滴稀有血液,对那些危重病人来说,是再多的黄金和白银都难以换取的。她至今记忆犹新的一次献血,发生在2008年10月。那天下午她正上班,突然接到一个陌生人的电话,请求为其家属输注A型RH阴性血小板。她与甘肃省血液中心联系后,立即请假赶往医院接受体检。这也是她目前唯一的一次捐献血小板。由于整个过程不仅比献全血要复杂,而且时间比以往要长很多,她心里不免有些害怕,因而在采集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适感觉,但她硬是咬牙坚持了下来。每当说到当时的紧张心情,她总是显得不好意思:“毕竟是第一次捐献血小板,看着鲜红的血液沿着不同的透明塑料管线,流入3个密封塑料袋内,最后部分血液又流回自己的身体,不紧张那是假的。虽然最后连帮助的对象是谁都不知道,但我一点也不后悔,只要能挽救病人的性命,我受点苦算不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