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感悟经营
在旅行中会体会到很多人生道理,比如刚才提到的没有方向的恐惧,以及求生过程中信任的重要性。做企业也一样,当企业没有方向时,比有方向但没把这事办好还令人恐惧,因为你不知道为什么企业就死掉了。做企业找方向感就是定战略,要让公司有一个明确的未来方向和发展路径。2009年,我50岁生日时,我送给自己一件礼物,就是在台湾骑自行车环岛一圈,9天骑了1100公里。途中,我看到很多大陆人平时没有注意到的台湾,也给自己的后半生定了位,把方向调得更准。
足不出户去旅行
在旅行当中,我还发现一些足不出户的旅行办法。我碰到过很多怪人,都是讲如何足不出户而去旅行的。比如在美国有一位金融家,让我到他家看他的青铜博物馆。他家很大,佣人拿着饮料过来,小小的个子,长得很怪。他说,他的佣人都是全世界最奇怪的人,全是那些偏远地方的人种,他轮流用这些人来做佣人,跟他们聊天,这样全世界任何地方他都可以知道。他金融做得好,因为思路开阔。
北京航站楼的启示
旅行当中很多有趣的小事,会对你的工作有帮助。我经常飞,发现各国机场的管理运营方式和经验,跟工作也有点关系。比如说,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是全世界最大的,却最不方便。每次国际旅行,需要提前一个半小时到那儿,国内旅行也要提前三四个小时,因为登机口太遥远,需要步行很长一段时间,而且冬天很冷、夏天很热。英国、法国的新机场人也很多,机场的繁忙程度不亚于T3航站楼,但是,为什么不做这么大的呢?这和体制有关系。我们的体制不是客户导向,而是领导导向、面子导向、规模导向,要表现大国风范、世界第一,没有人真正考虑客户满意度,没有人对此负终极责任。如果这个机场是市场化机构,那对客户体验就会非常重视,因为一遭投诉机场就会有大麻烦。
在西方的机场,他们对公共投资的民间监督很严格,大的预算很难通过,对客户最终的体验要求高。另外,运营机场的机构是私人的,他们对空间运营成本很在意。航站楼那么多大玻璃,夏天光照进来,空调制冷需要大量的电,发现电费高,它就不开了,于是特别闷热。巴黎、伦敦机场做几个小盒子,外面再罩个大盒子,大盒子是为了面子,小盒子是实用。因为小房子能耗低,可以分割来处理能源的问题,每个都挺方便,而且步行距离很短。这就是体制不同造成的服务方式和标准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