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鸡汤生活故事

艾水水:“少女版王家卫”的90后生活

2017-10-08  点击:次  故事屋

2006年9月,15岁的艾水水成了大一新生,开始了书声琅琅的大学生活。可一年后的7月,她突然办了休学。“我不喜欢停在一个地方,更不喜欢停在一个状态,学完一年理论,应该筹划下实践——理论如果不运用到实践中,学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她说得很清脆,干得也很爽快,有开店赚的3万元钱可用,她可以率性而为。

扛着借来的摄像机走出校园时,她说:“事实证明,我以商养艺的做法是绝对正解的选择。”

在艾水水的筹划下,一个90后4人剧组成立了。两个月后,她们拍出一部12分钟的数字电影《亲爱的,某某某》。片子没有连贯的故事情节,充斥着不完整的画面和纷乱的剪接,如同一首后现代诗的MTV,在网络上被挂出后,年轻的90后很粉艾水水,而其他的人,要么不屑于看,要么看了劈头盖脸就是一通骂。对于漫骂质疑多于赞许首肯,艾水水说得恰如其分且理直气壮:“12分钟也许在你们眼里是一个连影片都算不上的片断,但这有什么关系?如果真要打分,我自己打70分,我的电影是拍给90后看的,所以同龄人的评价更中肯。”

4个月后,艾水水又开始筹拍第二部影片《他叫苏格》。这次,艾水水更明确地将电影的受众群定位为12至22岁的年轻人,也就是说,她依然要执著于满是自闭、偏执、抑郁、敏感的90后电影,这不由让所有人为她捏了一把汗,这其中,包括她的中国传媒大学的导师。“实践是多方面的,如果单纯要实践,也可以考虑一下其他方面。”很多人以长者的身份好言劝她,可艾水水却固执得可以:“我是90后,最了解这个群体,自然要拍这个群体的自传。”

2007年12月,《他叫苏格》在网络上推出了。这部20分钟的片子像王家卫的电影般充满飘忽的镜头、迷离的情绪、凌乱肆意的节奏,完全没有规矩和逻辑。可片子一经推出就受到了热捧,仅预告片一周的点击率就近百万,刷新了数字电影的点击神话。2009年2月,《他叫苏格》入围美国Big Muddy电影节和西雅图国际电影节,竞争多个奖项,一时间,艾水水红了。

红了的艾水水随之被冠上了诸多头衔,诸如亚洲最年轻的少女导演、90后导演第一人、90后女版王家卫,同时,她也备受各方面的质疑,传得最多的,自然是她的身世和走红问题。各种流言蜚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占了媒体的视线,左右着大家的思绪。可流言传得再凶,艾水水犹自岿然不动:“这世界上有的是观点不同,为什么一定要互相说服?有那么多对错吗?你说你的,我做我的,大家互不干涉,挺好。”

上一页1234下一页

相关文章阅读

栏目导航
儿童故事 历史故事 传说故事 心灵鸡汤 奇闻异事 成语故事 名人故事 鬼故事 神话故事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