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长奋斗秘诀:脚踏实地,才能越走越远
时间证明了一切,他脚踏实地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就完成学业,顺利通过论文答辩,拿到了学位。在这么短时间内完成学业取得博士学位,在该校校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毕业后,林建海当过美国大学的研究生教授,做过投资银行的部门经理,还兼任过美国跨国公司的顾问。在美国银行界的工作很有刺激性,薪水也非常高,但频繁的应酬事务,在吃喝玩乐上浪费了大量时间,林建海觉得这样的生活离自己当初的理想越来越远。
不停下一直在走,
成功就来了
1989年,IMF向全球招聘20名雇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大型的国际机构,其宗旨是监督及维护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以及帮助成员国克服国际收支困难,恢复经济发展,被称为“世界中央银行”。
34岁的林建海试着向这个国际上著名的机构投“敲门砖”。20个职位,1200人报名,应征的都是世界著名大学的经济学博士。最终,林建海走过独木桥进入IMF。进了IMF,好像刚进高中、大学的时候,林建海又处于没有任何优势的位置上。这里需要英语好、经济专业强的人。这两者,林建海都算胜任,但两者加在一起,要求就变得很高,林建海又一次发现自己的不足。
又是新一轮的奋起直追。刚开始,林建海发现自己在对经济政策和报告的笔头和口语表述上,存在不足,于是,他大量阅读聆听同事的表述。
后来,他又发现自己对某些国家的经济了解得不够全面,于是,他又拿出了林氏奋斗法。那次为了一次印度尼西亚的出差,他不仅把印尼三年来的社会经济资料啃了下来,还把和印尼相似的马来西亚、泰国情况也学习了一遍,进行比较。
有时候,为了使自己的报告更加准确,他加班到凌晨三四点,最后还是不确定,他又去请教IMF更有经验的经济学家。
所有这些胜利果实都是需要付出的。自从进入IMF到现在成为秘书长,林建海很少准时下过班。别人五点下班,而林建海几乎是八九点钟才下班,第二天早上,别人九点钟上班,他又在八点之前已经开始一天的工作了。就是每天多出的这些时间,让林建海开始一步步领先。
1997年林建海被提升为高级经济学家。1999年后的十年里,林建海先后担任融资财务部副处长、处长、高级顾问。2010年,他被任命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秘书长,负责该组织理事会、董事会及成员国事务协调工作,成为该组织职位最高的中国籍永久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