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年轻独龙族文面女:避遭藏族土司抢掠
2017-07-03
点击:次
故事屋
现在,那锥心的疼痛早已成为记忆。但董春莲像记得那疼痛一样记得每处文面的名称―鼻梁上叫“申那木过”,眉心叫“木过”,双眼下叫“独干”,嘴角叫“独一”,上唇上叫“达噶玛拉”,下唇下叫“木噶于夏”,颧骨上叫“巴堵木高”。
据一些人类学家的研究,在较为原始的社会里,某些氏族或部落常常将文面刺青看作是美的象征和区分不同氏族的标志。如果说是美的象征,那只有深入到其民族心理深处,才能理解这一比较特殊的审美方式。如果说那是氏族的标志,那为什么男人不文呢?女人文就为了表示其从属性?
我比较倾向于当地独龙族自己的说法:她们是为逃避藏族土司强掳为奴的威胁才文面的。独龙江流域曾长期处于北边强势的藏族的统治之下,历史上藏族的确不时南下抢掠独龙族。从文面习俗的地理分布情况,也可旁证这一说法的真实性。由于地区和习惯的不同,独龙族文面的图案、文型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异。如独龙江上游邻近藏族地区,面部鼻梁、两颧,以及上下唇周围都刺有青文,而下游一带,只鼻尖刺一圈,下唇刺上几路,有的地方则只在腭部刺上花点,并不满脸都刺。这样的文面图文,可能是由距抢掠者的远近而形成的。
如果说独龙族文面是为了防备和避免抢掠,那它的消失就无可挽回。
据我一位有心的朋友反复调查,6000多人口的独龙族里,尚存在世的文面女61人,约占1%的比例。这是大约10年前的数据。我这位远在北方大连的朋友历尽艰辛为她们作了完整的影像记录。随着时代的不同和社会的演进,大约在三四十年前,独龙族妇女已不再文面。最年轻的独龙族文面女就是我眼前的这位生于 1957年的董春莲。在董春莲之后,就再没有文面的独龙女了。这些仅存的文面女将会越来越少,最终随着她们的肉体归于尘土而消失殆尽。
在我看来,独龙族董春莲的生活已经跨入了现代,只有她的文面还带着过去传统的痕迹。那是独龙族妇女最后的印记之一。其实,那也是必然会消失的一种文化印记。
但董春莲说,独龙族妇女还有一样文化印记,那就是独龙毯的编织技艺。独龙族女子从小就会织布,不会织布就不算女人,还会唱歌,唱情歌,由爸爸妈妈教,十三四岁就会。她们织出的独龙毯,工艺传统,色彩艳丽,独龙族男女都喜爱将之披在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