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赶尸的真相是什么 揭湘西赶尸之谜
一直以来,湘西交通困难被认为是发展出“赶尸”这一特殊行业的必要条件,除此之外,当地的文化习俗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地人认为,之所以外地不会出现赶尸这种行业,主要出于四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其它地方没有给赶尸人歇脚的旅店。其次,夜行的路人不知道听见锣声就避开,如果涌上来看热闹的话,非吓死人不可。第三,许多乡村,村外没有道路,势必经村中,大多数地方是不准尸体入村的,而湘西的许多村落大路在村外绕行。最后,沿路的居民不懂赶尸的情况,没办法请他们一听见锣声就把狗关起来,赶尸人和尸体可能会被狗咬伤咬坏。而在湘西就没有这些困难。
另外,这和当地苗医也有一定关系。湘西古时为楚国疆域,“巫”即从这里发源。自古巫医同源,苗医在祖国医学中也是一朵奇葩,有其独特之处。在一些关于赶尸的资料中提到,在赶尸之前,首先要将尸体进行处理,其中最常用的是“熏蒸法”,即把尸体和药粉共置于大桶当中,用火逐渐加热,起到防腐杀菌以及去除水分的作用。这种药粉的配方现在已经失传了,但据推测,其中应该包含朱砂、酒、香料等常用的防腐剂。
最好的朱砂就出在湘西。朱砂受热后将会还原成汞,也就是水银——而水银是历史上最常见的用于防腐的材料,仅排在黄金和玉石之后。例如汉代赵晔《吴越春秋》中说:“(吴王)阖庐死,葬于国西北,名虎丘。……冢池四周,水深丈余。椁三重,倾水银为池,池广六十步。”也就是说,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广泛把水银用于尸体防腐了。我们有理由相信,湘西的医学和特产,也在发展出这样一个诡秘的行业的过程中,起到了某些推动作用。
但是,这种活动现在已经绝迹了,甚至都没有照片留下来。目前有据可查的最后的目击事件是在1963年,再往后就再没有过报道。据当地人说,关于赶尸的传闻也只是在解放前才有所听闻,解放后几乎没有听说过。这种活动之所以消失,可能与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