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事中国名人

才女不“财”,徐静蕾开店亏本记

2017-08-24  点击:次  故事屋

2008年4月,徐静蕾在东单市场4楼租下了3间并排的门面,随后打通进行装修,招牌是自己亲笔书就的3个大字——蓝莲花。

之所以选址在4楼,是因为东单市场5楼是KTV、电影院和特卖场,乘直达电梯在5楼,消遣完的顾客们—般都会乘手扶梯从上到下逛下来,而蓝莲花正对着手扶梯的4楼出口,这种布局就叫“淋浴效应”。

背景音乐也有讲究,平时,播放的是只有60节拍,轻柔舒缓的古典音乐,这可以延长顾客在店内的挑选时间。在人多或促销的时候,背景音乐就换成了108节拍的快节奏音乐,这种节拍能加速顾客做出消费的决定。

定价也是大学问。以前,徐静蕾从没注意到超市会将价格定到几角几分,但是自己开店后,她才明白原来如何定价也是需要研究的。她看过的一本书上说心理学家研究过:500元以下的商品,末尾数为9最受欢迎;500~1000元的上品,尾数为95效果最佳;1000元以上的商品,尾数为899最畅销。据说,尾数定价法会给顾客一种经过精确计算、最低价格的心理感受。

照搬这些最先进的理论知识,徐静蕾就自信满满地开业了。她心想:我如此深谙顾客的心理,还能不赚钱?

旗舰店亏本

又开了一家折扣店

开店之前,徐静蕾就已经想好要走奇货可居路线,店里的衣服尽量保证一种款式只进一件。所以,她把进货源定在欧美和香港。这样一来,注定要耗费很多的精力。但她很乐意去从事这样的工作,因为她出国的机会很多,而且她觉得还可以借这样的机会,提升自己的服装品位。

但是,并不是她看好的那些时装就真的能受到欢迎,因为徐静蕾是一个喜欢同色服装的人,而且喜欢比较素的颜色,自己穿衣服,或者是一身蓝,或者是一身乳白。在进货的时候,她也会自然而然按自己的喜好挑选。

徐静蕾自我陶醉的结果是,虽然她的服装款式独特,但颜色不受欢迎。那些时装一挂一个月,虽然不乏顾客试穿,但穿完之后,依然挂回原处。

一般来说,样品挂上一周还未售出,就该立刻下架,否则,就会给顾客造成进货不畅的坏印象。可是,这些没人“认养”的时装怎么办?自己穿?那要穿到什么岁数去?送人?自己是开店的,不是开慈善机构的。在商言商,徐静蕾觉得应该想个招来解决掉这批因为自己的喜好进的积压货品。

上一页1234下一页

相关文章阅读

栏目导航
儿童故事 历史故事 传说故事 心灵鸡汤 奇闻异事 成语故事 名人故事 鬼故事 神话故事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