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元领袖张士诚和陈友谅的比较 为什么说张士诚是义军最富的人?
张士诚和陈友谅的名字,在历史上还是比较有名的。两人同为元朝末年起义军领袖和地方割据势力之一,两人最后被朱元璋打败,此后退出历史舞台。
与朱元璋相比,两人自然都是棋差一遭。不过许多人也好奇,同样输给了朱元璋的两人,他们之间又是否存在区别呢?如果区别挺大,那么两人谁更厉害一点呢?
《明史》评张士诚:“士诚为人,外迟重寡言,似有器量,而实无远图。”
《明史》评陈友谅:“性雄猜,好以权术驭下。”
只看《明史》的评价的话,从为大事来看,陈友谅还是要比张士诚强一点的。
陈友谅是一个雄性不小,胆量极大的人,他具有很强的组织与控制能力,好弄权术。他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将各方人马整合到自己麾下,已经可以看出他的本事了。他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就从微末起义,整合出一个在割据群雄中土地面积最大、人口与兵力最多的“大汉”国。
需要值得一说的是,正是因为他太过顺风顺水了,所以有些骄傲自大。相比于朱元璋的军事才能,陈友谅还是有些差距的。在很多时候,他治国行军都有些粗疏草率,这是他的一个很大的致命伤。
至于张士诚,后世许多评价中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说张士诚行事拖泥带水,缺乏谋略果断的气魄。
表面上看张士诚稳重,似有远略深谋,实际上却目光短浅,只记眼前的得失。老话说的好,富者看来年,贫者重跟前。缺乏长远的眼界,就已经注定了张士诚取不到太大的成就。
就这一点来看,陈友谅要比张士诚要好一点。朱元璋渐渐起势,并且势力超过陈友谅和张士诚之后,陈友谅就曾经明确表示过希望与张士诚结盟,共同应对势力越发强大的朱元璋的明军。
张士诚当时表面上答应的好好的,当朱元璋派兵攻打陈友谅的时候,张士诚却迟疑不前,站在一旁观望。就是这么一观望,张士诚失去了最后的机会。
当朱元璋将陈友谅收拾后,腾出手来,立刻就对张士诚动手。张士诚可以说是毫无反抗之力,就被朱元璋打败了。据说当时张士诚一部真正与朱元璋对上的部队没有多少,大部分军队都是没有和明军怎么正面交战,就已经开城投降了。
张廷玉:“友谅、士诚起刀笔负贩,因乱僭窃,恃其富强,而卒皆败于其所恃。迹其始终成败之故,太祖料之审矣。”张廷玉的这一番话,算是对陈友谅和张士诚一部最后失败的一个总结。
在元朝末年抗元起义领袖中,有“友谅最桀,士诚最富”之说。为什么会有张士诚是义军中最富有的人之一这样一个说法呢?有些人给出的答案是,张士诚早年贩卖私盐,后来起义,贩卖私盐利润巨大,张士诚自然最富了!
这个说法本身就是错误的,贩卖私盐的确是一个暴富的行业,但这仅仅说的是私盐头子。张士诚虽然贩卖私盐,但实际上只是在帮官府运盐之时,夹带一点点盐而已。别说巨大的利润,甚至有些时候还被买家威胁告官,从而收不到钱银。
之所以会说张士诚是起义军中最富有的说法,应该是在张士诚占据吴地之后。吴地在被张士诚占领之前,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战事发生。所以相比于其他地方,此地的人口和经济都要领先外地一大截。
当地经济发达,生活富足,张士诚占据此地财富,自然就成了起义军中最富有的人了。后来张士诚也正是因为沉迷于吴地的繁华,生活奢侈。贪玩享乐,不务政事,最终被朱元璋打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