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云和尚传5—佛典故事
五台山坐落在山西省五台县东北,系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以其东、西、南、北、中五峰耸立,山顶无林木,垒土如坛,故称“五台山”。更因其五峦巍然,拔乎群山,又地处华北,海拔在2000米以上,每年四月方解冰,九月又积雪,盛夏仍不知炎暑,所以别号“清凉山”。非仅如此,早在东汉时期印度僧摄摩腾和竺法兰就已经来此建灵鹫寺弘传佛法。北魏、隋唐历代高僧纷沓而至,建起众多寺庙。相传唐代五台山已有数百座佛寺,代宗李豫登基之前曾在此山遇见文殊菩萨,并得其救助而脱险。因此,代宗登基后即下诏敕修文殊殿,以供奉文殊菩萨。久而久之,五台山就被人们尊之为文殊菩萨示现的道场。故有人们若来此朝礼,即可将人间烦恼抛弃,而得到智慧的说法。也说此处道场对亡者亦可得到超度,脱离苦海。所以五台山不仅名闻中华大地,而且传颂于环球诸国。早在唐代就有印度、日本、斯里兰卡等国僧人不远万里前来朝礼。清代康熙帝曾5次朝礼五台山,乾隆帝则是六番上山礼拜。
正是这样,朝礼五台是德清心中一大夙愿,到杭州雷峰塔的一番凭吊促其付诸实践。清光绪八年(1882)农历七月初一日,德清在普陀山法华庵起香,肩背朝山袋,手端拜凳,三步一拜朝着五台山进发。当时有年轻比丘遍真、秋凝、山遐、觉乘4人附香同行。5人渡海之后来到宁波,行经湖洲,继到常州。谁知至此之后,遍真、秋凝4人皆渐退出。见此情景,德清更加发心,宏愿弥坚,发誓自己一个人也一定要跪拜到五台山,以践心愿。
跪拜朝礼五台,确非易事。德清每日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酷暑盛夏,烈日烤晒,或是数九寒天,冷风刺骨,都是三步一拜,杂念尽息,一心唯诵佛菩萨圣号。日日晓行夜宿,风雨晦明,恒持如一。自然,一人在外三步一拜前进是吃够了苦头的。且不说路途的遥远,每三步一拜,拜得膝盖都破了皮,鲜血直流。亦不论他人如何看待,敬佩赞扬者有之,讥笑嘲讽的也不乏其人。更困难的是风餐露宿,饮食无保障,有时前不着村,后不靠店,以至栖身柴屋,倦卧牛棚也是常事。断粮停食,缺水干渴尤为更多。正是这样,德清跪拜礼五台,路途千里之遥,历尽艰难,吃够苦头,遇险无数,遭病难多番,其中最苦最难的有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