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花郎王引之的思想理念 王引之的历史成就
王引之是清朝时期著名的学者、训诂学大师、经学大师、校勘大家、著名朝臣。嘉庆四年,中一甲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之职,此后开始步入朝堂。王引之一生官至尚书之职,任工部尚书、礼部尚书、户部尚书等职。
王引之出自高邮王氏,而高邮王氏是“理学”的传承世家。“理学”传统在王氏世代相传、注重“世德”持己以正的理念。
理学在北宋之时由程颢、程颐建立,到了南宋朱熹之时集理学之大成,所以历史上又有“程朱理学”的说法。理学的思想不仅继承了从孔子到孟子的先秦儒家思想,并且还吸收了道家、玄学、佛教、道教等思想,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思想体系。
王引之从小就受到父亲王念孙的严厉教导,家风甚严。甚至等到他为官之后,王念孙对自己的长子仍然多有教导。正因为家法至严,学自颛门,形成“海内无匹高邮王氏之学”,清代已有结论:“国朝经师,能绍承汉学者,有二事:一曰传家法……王念孙师戴震,传子引之。”正是因为家学渊源及严苛的教导,所以王引之才能尽得父亲真传吧!
王引之虽然在今天并不出名,甚至许多人只是在查阅《康熙字典》的时候,发现还有《康熙字典(王引之校正版)》得知“王引之”这个名字。但是王引之其本人的成就实际上并不低,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文学上,都有王引之的立足之地。
首先从政治上来说,王引之虽然没有登上宰辅之列,但是却也为六部首脑。他嘉庆四年中探花,此后步入朝堂。一生在朝堂上拼搏,晚年之时不仅任工部尚书和礼部尚书的职位,并且还代理了吏部尚书和户部尚书之职。可以说在六部之中,王引之涉足了一半多。
王引之出自高邮王氏,高邮王氏不仅是官宦世家,同时也是训诂学世家。从祖父王安国到其父王念孙,一直到王引之自己,在训诂学方面都极有成就。王引之其本人,继承和发扬了父亲王念孙的训诂学理念,著成了《经义述闻》三十二卷,《经传释词》十卷的训诂学大作,因此与自己的父亲并称“高邮二王”。
王引之提出训诂学理论,认为“古人训诂,不避重复,往往有平列两字上下同义者。解者分为两义,反失其指。如《泰》象传:‘后以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解者训‘裁’为‘节’,或以为坤富称财。不知‘裁’之言‘载’也,‘成’也。”裁“与”成“同义而曰‘裁成’,犹‘辅’与‘相’同义而曰‘辅相’也。”
王引之以训诂学为基础,同时还在其他方面获得成就。萧一山指出:“王引之……乾隆间第一流之经学大师也。”而他之所以成为经学大师,正是因为为了完成自己的《经义述闻》、《经传释词》二书。从他二十岁起,就开始研究《易经》、《诗经》、《尚书》、《周官》、《尔雅》等儒家经典著作。如果不是深入研究和总结,也不可能得《经义述闻》、《经传释词》二书。所以当王引之这两部书完成之时,他就自然而然的当的起经学大师的称号了。
王引之同时也对天文学有所研究。他有一本书名为《太岁考》,其中就有有关星体的辩证论。而他能在天文学取得成就,也是因为天文历法、地理、历史、名物典章制度等的了解精晓,有利于训诂。
王引之还是著名的校勘大家,在印刷术出现以前,古时候的书籍都是由人抄写传播的。在抄写的时候,难免会出现抄错的情况,其情况大抵与咱们今日所说的“错别字”差不多。王引之在训诂之时,通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而为了自己所注准确,便会精益求精的对这些“错别字”进行校正。甚至他还提出了以近代实验法进行校正的理论,所以校勘大家当之无愧。
综合上述,尽管王引之在今日看来并不出名,但是却不能否认他的历史贡献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