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野史故事

孙中山遗嘱:希望像领袖列宁那样保留遗体供民众瞻仰

2017-10-19  点击:次  故事屋

孙中山生前曾经说过,自己逝世后,希望能像苏联领袖列宁那样,保留遗体供民众瞻仰。因此,在他病故的第二天,国民党便与苏联政府联系,定制安葬列宁时使用的那种“水晶棺”。

奉安大典上的宋庆龄

本文摘自:《辽沈晚报》2009年12月09日A07版,作者:佚名,原题为:《揭秘孙中山“奉安大典”》 

孙中山遗体改殓易棺之谜

“奉安大典”虽曾留下十分详尽的历史资料,但也难免遗有漏缺。在自1925年孙中山去世后暂厝碧云寺到1929年奉安大典这四年多时间里,有许多关于遗体的传说真假参半,给后人留下不少难解的谜团。

据资料所载,孙中山的遗体曾经数次改殓易棺,比较权威的说法是“五殓四棺”——所谓“殓”,是指逝者的遗体穿衣入棺,实际上,若将每次易棺算作一殓,孙中山的遗体应为“六殓四棺”。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的当天,遗体便被送往协和医院,进行病理解剖并予以防腐处理。手术于3月15日完毕,上午10时举行“小殓”,按照民国礼制,身着大礼服、头戴礼帽、足穿皮靴,然后移入棺内。

孙中山生前曾经说过,自己逝世后,希望能像苏联领袖列宁那样,保留遗体供民众瞻仰。因此,在他病故的第二天,国民党便与苏联政府联系,定制安葬列宁时使用的那种“水晶棺”。但“水晶棺”的制作运输尚需时日,只好暂时使用协和医院旧存的一具美式棺木。这具棺木用美国上等沉香木制做,上面有玻璃隔层,可以瞻仰孙中山遗容。这是“第一殓”、“第一棺”。

3月下旬,苏联政府用火车将“水晶棺”运来中国,但最终未能使用。曾有传言说,“水晶棺”在运输中产生破损,以致不能使用。也有人说,“水晶棺”的尺寸对于孙中山遗体而言显得短小了一些,所以没能使用。其实,“水晶棺”最终未用主要原因有两个,其一,专家认为它仅适用于气候寒冷干燥的北方,而若在炎热潮湿的中国南方,遗体最多只能保存20年。其二,此时已经发现,由于初期的防腐处理不够理想,孙中山遗体的皮肤开始变黑,不可能按照所希望的那样长期保存原先的状态了,使用“水晶棺”已无意义,只能改为土葬。水晶棺尽管未用,仍应算作“第二棺”。

 上一页123下一页

相关文章阅读

栏目导航
儿童故事 历史故事 传说故事 心灵鸡汤 奇闻异事 成语故事 名人故事 鬼故事 神话故事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