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野史故事

1962年下乡知青:说“老三届”弟妹幼稚 我听不下去

2017-10-28  点击:次  故事屋

我想问一问:现在的“老三届”,不论他是比较顺的还是比较坎坷的,不论他是生活质量不错的还是比较贫困的,不管他在什么岗位,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大家一说是插兄插妹就有一种无形的亲热,都有一种不可排解的情结?

知青 资料图

本文摘自:《中国知青口述史》,作者:刘小萌,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你问我对知青下乡到底怎么着,我认为,除了当时国家的急需以外,本质的一点就是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在很多的课本里边,在学习毛主席著作时,都有这一条。可以很坦率地说,我认为这一条没错,直到现在也这么认为。凡是有知识有作为的青年,一定要接触民众,一定要懂得中国国情,要不然你不一定能实现良好的愿望,更无法成为栋梁。现在都讲精英,精英们了解国情更是不可缺少的。

我不是“老三届”,我是“文化大革命”前的知青。“老三届”是满怀一腔热血,要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献身,他们有的步行千里奔农村,有的写血书要求去边疆,去了也都舍下身子地为改变当地面貌拼死拼活干,与农民结成友谊,这难道不是事实?这难道都是牺牲品?甚至都是极“左”?毛泽东主席和中央在“文化大革命”中的错误以及后来不得不大搞上山下乡运动的方式,与青年自身的追求是分开看的,不能因错误的运动而抹杀了青年一代的主流。千千万万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后,他们对农村的积极作用也是不能否定的。

我理解“老三届”,我和他们中许多人是好朋友,有共同语言。有些人讲到“老三届”,或悲悯,或摇摇头说:“‘左’!幼稚!”我听不下去,这些人脱离历史社会,脱离这一代优秀青年的实际,用概念套。我想问一问:现在的“老三届”,不论他是比较顺的还是比较坎坷的,不论他是生活质量不错的还是比较贫困的,不管他在什么岗位,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大家一说是插兄插妹就有一种无形的亲热,都有一种不可排解的情结?比如,上海到安徽蒙城插队落户的青年,回到上海后每年正月初四聚会一次,大家自掏钱AA制,一来200多人,已经坚持了10年,而且每人每次捐30元钱给蒙城的贫困失学少年念书。是什么将他们长期凝聚在一起?是对火热青春的自豪,是对理想的执著,也是对艰难岁月的纪念,这是我们这些血肉之躯的亲身感受,是图解不了的。他们之中许多人已经退休了,但仍然还抱着一份社会责任感,仍然关心比他们弱的人,这难道不是最可贵的吗?这不是正是少数自翊为高贵的精英所贫缺的吗?总之,我爱我的弟妹——“老三届”们,很爱。

 上一页123下一页

相关文章阅读

栏目导航
儿童故事 历史故事 传说故事 心灵鸡汤 奇闻异事 成语故事 名人故事 鬼故事 神话故事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