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任的旅游(造桥,蓝草计划)
1
希望工程时兴了两年左右的一天,表妹跟我聊起来,说他们具体化了一个方案,有点像上世纪60年代一帮一一对红的那种。过程如下:先与当地共青团委取得联系,每个需要赞助儿童的详细情况都填进表格里,贴上照片,学校、团委盖章,然后带着这么一沓资料到处游说。资料详尽、真实,有心人会上心。双方建立了关系以后,自我发展,赞助到小学毕业,或是更长远。
照搬这个模式,自己在湘西一带,弄来几十个苗族土家族孩子的资料。
回到意大利稍微一游说,竟来了六十多位赞助人:第一个是自己的母亲,然后朋友,朋友的朋友,朋友的朋友的姑妈,舅姥爷……不仅意大利的个体,佛罗伦萨狮子会也赞助图书,在凤凰乡里成立了小学流动图书馆,德国的扶轮社几十名成员开始关注腊尔山的苗族孩子。
十几年过去了,孩子们读完了小学,有的上了高中、大学。
朋友帕特里求夫妇有个9岁的女儿艾米莉雅,他们选了个跟艾米莉雅一般儿大的苗族女孩文凤。一年之后,这家人越来越关注文凤的一切,我回中国,他们要求同往。
2
文凤住在建塘村,“建塘”是苗语,意为“没有水的池塘”。
帕特里求一家三口外带一个也赞助了建塘小学女孩的朋友乌狗,一起从北京坐32个钟头火车,怀化下车,再乘汽车3个小时到凤凰。文凤家离凤凰40分钟车程,我们前去探望。她家的墙一米多一点高,像是盖了一半就停了似的,一家四口已住了多年。帕特里求夫妇、乌狗和艾米莉雅傻了眼。帕特里求和妻子劳拉决心赞助,让墙和屋顶连起来,不至于风一吹,透心凉。还与文凤的父母讨价还价,给他们钱款买牛,以换取文凤读完小学。
多年来,凤凰的助学由几位朋友默默地支持。他们把类似拉练的事当成乐子,有空就往乡下跑,晚上在苗家歇息,成了朋友,对乡里的事了如指掌。学杂费从40元升至数百元一个学期了,我们的赞助人希望看到孩子还在学校就读,校舍安全,上课点着电灯……
朋友玛丽亚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是她听说建塘小学快塌了,找到欧盟的两项小拨款,重建学校,把自来水引进寨子,这么一来,“建塘”没有水的池塘一名变成了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