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手救人的维和警花
海地有句俗语:“对苦难而言,海地不是陌生人。”
政局动荡、贫穷饥荒、飓风频袭……灾难对于大多数海地人来说,早已像吃饭一样平常。然而,1月12日下午发生的里氏7.3级地震,更把海地推向灾难深渊。
“谢谢你,孩子!”
地震来得一点征兆也没有。
海地时间下午4点53分,来自安徽淮南的维和警察汪雪艳正与来自加拿大的马丁警官驱车在太子港市区执勤,突然,她驾驶的装甲车剧烈晃动起来。几十秒过后,她意识到:地震了。装甲车不停地左右颠簸,就好像一阵飓风突然刮来,她几乎无法握住方向盘。道路两旁的石头,开始不断往下砸落。她在继续行驶的途中,看到路两旁的行人不断尖叫,继而整座山开始坍塌,路边的建筑完全被摧毁,一阵浓烟从山谷深处弥漫开来。汪雪艳他们前行的路,终于彻底被一个巨大的滑坡阻断。她吓出一身冷汗,如果自己提前五分钟,或者车速再快一点点,肯定死于非命。眼下,她只得弃车前行。跳下车的汪雪艳骤然感觉到眩晕,循着惊恐的叫声看去,她发现一座酒店附近的民房已经变成废墟,到处是碎片和瓦砾,空气中全是灰尘和烟雾,天空都变了颜色。汪雪艳迅速掏出警务电话,准备向联合国驻海地联海团汇报情况。电话里全是忙音,汪雪艳握着电话的手僵在半空。她的同事马丁目瞪口呆,不停地用英语念叨:“完了!通信中断了,我们和所有人失去联系了。”就在她手里的警务通信中断后的十几秒钟,一名海地青年焦急地跑过来说:“有一个楼塌了,联海团的人都在里面!我带你去!”“走!”如同接到命令一般,汪雪艳转身就跟着那名青年朝身后跑去。这是一个三层楼的居民房,地震前联海团的人员租住在这里。到达楼房跟前时,汪雪艳看到的是满眼废墟,横七竖八的尸体堆满地面。突然,她听到一声微弱的呼救。循着那一丝声音,她努力地寻找着。终于,汪雪艳看见了一只手!一只极力舞动着的手,从一片废墟的空隙间伸出。她几步跨过去一把握住,试图让那只手感觉到依赖。那只手也用力地握了握她伸过去的手,似乎是在表示感激。汪雪艳陡然兴奋起来:有救!她左手紧攥着对方的手,右手飞快地扒着瓦砾和水泥块。马丁也赶紧上前帮忙,20分钟后,他们抬出了废墟下的老人乔治。老人的意识还相当清醒,他真诚地对满头大汗的汪雪艳说:“谢谢你,孩子!”一声“孩子”,叫得汪雪艳心里一动:自己是中国人民的儿女,也是海地人民的孩子。放下乔治,汪雪艳又听到从一楼传来呼救声。她和马丁跳了进去,用门板抬出了那个腹部全是鲜血的年轻人。天很快就黑下来了。汪雪艳弯下腰、弓着背一下一下地边敲击地面边大声分别用法语和英语呼唤同事。突然,她感到脚下一软,是一个钱包。展开来,里面夹着一张外籍同事的照片,幸福的三口之家正冲她甜蜜地微笑。汪雪艳的眼泪,唰地流了下来。此时,她隐约听到二楼夹层里还有人在小声地呼救。她马上用一架很长的梯子搭上去往里看、往里走。果然,联海团的三个同事(两女一男)被卡在里面。不到30厘米高的楼板缝隙中,加上楼梯坍塌和余震不断,使得救援极度艰难和危险。聪明的汪雪艳灵机一动,找来了一只汽车千斤顶,将楼板一点点抬高。时间就是生命!没有止血绷带,她撕碎了自己的迷彩服。为防止瓦砾让伤员再受伤害,她再次用双手为幸存者刨出了一条生命的通道。很快,在国内《新闻联播》中播出了汪雪艳救出5名被埋者的详细情况。面对镜头,汪雪艳谦虚而从容:“我们不是弱女子,我们是作为维和警察来到这里的。作为一名维和警察,就是在危难的时候去帮助人、去救护人,这是我们最基本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