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张正祥的滇池编年史
把滇池视为衣食父母
大年三十,他包车前往寻甸县清水海“巡查”那里的植被情况。“引清济昆”工程是滇中调水工程的前奏,后者被认为是缓解昆明城市用水和治理滇池污染的根本措施。“今年年底水就引到昆明了,可是清水海的周边环境并不乐观。我3年前去的时候,山顶上还有绿帽子,这次去,除了湖东岸有树木,其他大部分都光秃秃的。”张正祥说。过年这几天他去昆明写了新的调查报告,寄给了有关单位。
他常把滇池比作自己的母亲,这并不是应景的煽情,他的生活确实与滇池密不可分。张正祥的童年生活很坎坷,父亲早逝、母亲改嫁,很长一段时间,他一个人在滇池西岸的山里生活。“我在树上搭了一个窝,不下雨的时候就住在树上,下雨的时候就住在溶洞里,饿了就吃山里的果子。”张正祥说。十二三岁的时候,他回到村里定居,没有上过学,靠背毛主席语录和唱革命歌曲识了字。虽然离开了西山森林,张正祥依旧把滇池视为自己的衣食父母。
执著的“告状大王”
1990年开始,张正祥的滇池生活发生了变化。滇池西山蕴藏着丰富的磷矿、石灰岩、白云岩、石英砂等矿产资源。随着城市发展,靠山吃山的村民们等来了把这些天然资源变成商品的机会。西山风景区每年开采销售的磷矿有1000万吨左右,优质软铝耐火黏土矿10万吨,各种优质岩石3000多立方米。挖一座山体所获经济利益,远远超过种田和捕鱼。采矿业兴隆的那些年,路上永远尘土飞扬,因为不断地碾压,国防路变成了凹凸不平的土路。从小生活在山上的张正祥,看到的是更为惊心的环境变化:青山大峡谷多股涌泉消失了,水库水位下降,西山碧玉金线涌泉响水闸变成了哑水闸,白莲寺的泉水变浑浊。直到1998年,张正祥以破坏土地和生态平衡为由举报村里的石料场时,滇池西岸的采矿活动一点都没有收敛。张正祥的策略是举报与媒体曝光相结合。2001年11月,他提供的开山取土线索经过报道之后,当时的昆明市委书记杨建强做出批示:“请立即制止毁林开矿、取土的行为,保护西山自然景观。”几天之后,西山区封停了包括富善村青山石料场在内的12座磷矿、采石场,并决定西山区滇池沿岸不再批准采石、取土、开矿点和有污染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