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哥窟由谁建造 吴哥窟建造之谜
吴哥窟又称吴哥寺,又被称为小吴哥,位于柬埔寨西北方。它是吴哥古迹中保存得最完好的的庙宇,以建筑宏伟与浮雕细致闻名于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联合国将吴哥古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此后吴哥窟作为吴哥古迹的重中之重,成为了柬埔寨旅游胜地。一百多年来,世界各国投入大量资金在吴哥窟的维护工程上,以保护这份世界文化遗产。
科学家们很早就知道,在古代柬埔寨的吴哥都城中建造著名的吴哥窟庙宇和其他纪念物所用的砂岩石板,来自附近一座圣山脚下的采石场。
然而,这500万到1000万块石板——其中一些重量超过了1500公斤——是如何抵达吴哥窟的呢?
研究人员在发表于《考古学杂志》的一篇论文中报道称,当他们检查这个地区的谷歌地图时,发现了看起来像一个运输网络的路线。
实地调查表明,这些路线是一系列的运河,通过短的道路和河流连接起来,并且从采石场直接通往吴哥窟。这些道路和运河——一些仍然有水在流——应该是在9世纪到13世纪之间运载着石板,走过了一段大约37公里的路程。
研究人员尚不清楚这些石板是否是在筏子上沿着运河顺流而下或者是通过一些其他的方法。此前,学者们曾推断,这些石板是在一条运河中漂流而下至洞里萨湖,然后再沿河而上至暹粒河,经过一段90公里长的路线。
此次最新报道的运河网络应该是由成千上万名劳工持续了很长时间建设而成的,但是对于高棉工程师们来说,这是常有的事儿。他们在吴哥窟精心建造的水库和其他水利工程,至今仍然令人敬畏不已。
吴哥窟由谁建造
吴哥窟建筑群的中心是一座金刚宝座塔,其在2层宽大的平台上,每层平台边沿有一圈副廊,角上有亭。第2层角层的顶子高耸如塔,每边有门,这些门串联成纵横2根轴线。平台很高,角亭和大门之间都有长长的台阶。连接2个平台门的廊子,分段升高,在正门形成叠叠重重的山墙。
高台基上的宝塔圈一圈廊子,它们和4个长方形的过厅以及中央的方形神堂又组成一个田字形的布局,把5座塔连接起来,中央神堂上的塔高约25m,连台基和两层平台一起高65m。四角上的塔比中央的只略小一点,相距比较远,构图较舒展。
吴哥寺的主体金刚宝座塔,基本上是集中式垂直构图,基本构思是着重外部形体,两部分既有鲜明的对比,又有相互的渗透和转化,和谐统一。
金刚塔里不论是平台还是副廊,不论是边角上的亭子还是造型独特的顶子,都无不相得益彰,互相映衬,体现出难以超越的和谐气息。吴哥窟不同于中国建筑中的低矮平台和简约廊子,柬埔寨吴哥窟的平台相当之高,远远在人们的想象范围之外,而连接平台之间的廊子分段上升,形成了气势恢宏的山墙。